今年72岁的德国文学专家余匡复,早在1987年就曾经在当时上海人艺院长黄佐临的邀请下,给话剧演员讲解过《浮士德》。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剧直至现在才进入排练阶段,10月18日至26日作为第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在话剧中心上演。
为了演出而翻译
余教授表示,《浮士德》是歌德酝酿了60年的作品,是德国文学的最高峰。目前,《浮士德》的中译本有六七种,但是徐晓钟导演的这个话剧版采用了余匡复不曾发表过的译本。据余教授说,他是为了演出而翻译,所以把原本需要6小时才能演完的内容缩减在2个多小时之内,在突出哲理内涵的同时,提炼了情节线索。其次,为了突出“诗剧”的“诗意美”,台词都力求以汉语的韵脚来翻译,并且要让观众感觉通俗易懂。然而,浓缩原著精神的经典名句不会删。例如:“一切的理论都呈灰色,生活的金树才有绿色的光泽。”
一出精神追求史
此番上演的话剧版,只是《浮士德》的上部,这是国际惯例。因为相对而言,上半部讲述的内容更凸现情节。余匡复说,一句话概括,此剧就是人的精神追求史;更加简单通俗的讲法,就是人对酒、色的态度。
书斋里的老博士浮士德,与魔鬼作了一个以交付灵魂为条件的交易,前提是能满足浮士德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美到让浮士德再也提不出其他愿望了,只想永远停留至此”。当到了这个时刻,魔鬼就可以得到浮士德的灵魂。这个愿望就等于人生的追求——到底追求到什么境界,可以安然赴死?因此,魔鬼开始以感官世界的享乐为诱惑,从酒色开始……与此同时,诱惑的结果,也就成为戏剧的悬念。
魔鬼是人另一面
魔鬼以自己对“最美好的愿望”的理解来诱惑浮士德,因此从酒色入手。他首先把浮士德从老年变成青年,再让他结识了美女甘蕾青。浮士德对她一见钟情。余匡复说,就此开始可以把该剧当作爱情故事来看。浮士德就此陷入内心挣扎,明知爱情一定不是人生最高的追求,不可能“在此停留”,却又沉迷于情欲不能自拔。而且,爱下去就会让对方怀孕,却又不能嫁娶。在当时社会的情势下,只可能是毁灭甘蕾青。余匡复分析说,魔鬼其实也是浮士德内心“恶”的“发作”,明知占有就是毁灭,可是还是停不下来。他补充道:“人的发展,其实也是有恶的力量的推动的。”魔鬼,其实也是另一个浮士德。
歌德是为后代写这部巨著的,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余匡复建议,如果是只想求娱乐体验的观众,就不要来看了,本剧是针对具有人文思想追求的观众而排演的。希望观众能思考人生价值到底何在,怎样的愿望才是美好到可以永远停驻。
(实习编辑: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