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小剧场呈现大气象,让看戏成为新风尚

2023-06-05 20:50:08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乃顾 穆海亮

   

  由中国剧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联主办的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于日前在南京举办。23台优秀剧目接续上演,近千名戏剧人齐聚金陵,近万名观众走进剧场。小剧场创演人才培训班同期举办,场外系列活动在南京多个城市地标上演,实现了城市戏剧空间与市民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

 展演剧目:小剧场呈现大气象

  此次展演的23部作品,分为“时代印记”“经典再现”“人生百味”“国风古韵”“童真烂漫”“紫金故事”六个单元,涵盖了话剧、戏曲、舞剧、儿童剧、音乐剧等形式。既回望传统,又观照现实;既致敬经典,又鼓励创新;既有国有院团精心制作,又有新文艺群体积极作为。其特点有:

  其一,注重人性开掘与艺术思辨,小剧场戏剧的探索精神依然彰显。

  《红色》只有两个人物,却在极简的人物关系中营造出极端的戏剧情境,在两难选择的困境中探究人性的撕裂感,传递着生命的残酷、艺术的纯粹和坚守理想的艰难。《伯龙夜品》借《浣纱记》作者梁伯龙在酒醉入梦之后引发的进退之辨,在一个多套层、多时空的戏剧结构中,传达了关于生命意义与价值选择的思考。《心灵游戏》讲述当代迷局中的年轻人如何探索内心真实,同样具有思辨意味。

  其二,追求形式创新与技法尝试,小剧场戏剧的实验色彩仍在延续。

  《零下十三度》在一个高度假定的情境中,把现实、想象、回忆、幻觉交织在一起,两个戴面具的演员不断变换身份,以简洁的方式为带有荒诞感的题材找到了合适的表现路径。《长明》表现1927年至1934年间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的“八挫八起”,采用了超现实的设置,将牺牲的各位书记的灵魂集结于一处,展开一场跨时空的精神对话。 《我这半辈子》舞台上的“一池水”被赋予丰富的意义,《似是故人来》用“戏中戏”的形式展现革命女性与当代大学生跨越百年的精神交流。

  其三,着力营造生活气息与时代感,小剧场戏剧呈现出向主流叙事靠拢的倾向。

  《这些年》用铁道边三户人家的悲欢离合折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将个人命运投射在时代浪潮中,既有浓郁的武汉地域风味,又兼具社会和历史的普遍意蕴。《民生巷11号》之二像一幅风俗画卷,将南京的厚重历史与人文底蕴凝结于世俗的市井风情中,看似平淡的舞台叙事中饱含着文化韵味,流泻着朴素的人生真谛。《中央饭店》用轻松诙谐的格调展现了南京人民勇于抗争的家国情怀,《这里冬天不下雪》呈现大湾区特有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其四,国际范儿与本土味儿兼具,小剧场戏剧传达出对普遍性价值的探询。

  《降E大调三重奏》是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侯麦唯一的话剧作品,剧中微妙得几乎难以言说的情感波澜和内心律动,带有幽默的喜剧色调,又让每一个人都有所触动。经典改译剧《油漆未干》不仅成功地进行了中国化改造,而且还带有浓郁的津味儿,它不是让人一笑了之,而是在观众走出剧场之后仍能引人深思。《二十四个奶奶》把儿童题材和民俗结合起来,浓郁的本土气息和极具地方色彩的民俗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打造出具有“国际范儿”的艺术面貌。

  此外,《家长会》直击教育痛点,叩问教育本质;《哎呦爸爸》在啼笑皆非中表现亲情陪伴;《原野》打破原作线性叙事,重新演绎曹禺经典;《老张的哲学》紧扣老舍原著精髓;《鸿毛》像镜子一样照出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现实众生;《浮生六记》《伯牙绝弦》为小剧场舞台带来了别样的国风古韵;《三个和尚》《花木兰》让人倍感小剧场儿童戏剧的蓬勃力量。

 优化生态:小剧场戏剧事业的根基与活水

  本次展演的成功,离不开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小剧场从业者的辛勤付出、专家学者的鼓励引导,以及南京观众的热情支持。因此,展演所体现出的小剧场戏剧生态的优化趋势与策略,同样具有实践意义。

  其一,小剧场戏剧人才培养呈现新样貌。

  人才是戏剧事业繁荣的根基。展演期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为期11天,共有7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剧场创演一线的戏剧工作者参加学习。由王晓鹰、崔伟、徐宁、宋宝珍等组成的强大授课专家团队倾囊相授,培训班学员全程观摩演出,并参与演后谈及戏剧沙龙,这种将课堂搬至剧场的教学形式使他们受益匪浅。

  其二,小剧场戏剧理论评论展现新姿态。

  此次展演,在每场演出后均设置“演后谈”环节,姜志涛、娄迺鸣、刘平等专家与主创坦诚相见,总结剧目特点,并提出修改提升的具体建议。这样的评论方式,有情感、有温度,更加顺畅高效,更直接地抵达艺术本体。现场观众也参与演后谈,打造了小剧场零距离的观剧体验和亲近互动的观演氛围。

  4月12日上午,“全国小剧场戏剧现状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梅花小剧场隆重举行。王晓鹰、周龙、王斑、赓续华等专家以及参演剧目的主创代表,共议小剧场蕴含的深层意义与美学价值,结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其三,小剧场戏剧成为城市生活新风尚。

  观众是戏剧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本届展演将专业性与群众性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展演活动中来,共享戏剧文化盛宴。展演开幕式在南京历史文化街区老门东举行,户外沉浸式戏剧场景、戏剧文创市集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系列场外活动的举办使南京的城市戏剧空间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延展和丰富,主创与观众围坐,或讨论演出,或谈论创作,或剧本围读,或互动交流,探索打造了“全场域”城市戏剧理念。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南京全市107个小剧场深入城市“毛细血管”,看戏已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专家学者在参加一系列展演、剧评、见面会后深刻感觉到,在南京浓厚的戏剧氛围中,看到了中国戏剧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正如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在展演开幕式致辞中所说,此次全国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小剧场戏剧舞台艺术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文化盛会,也要让戏剧走进百姓生活,让市民共享戏剧的欢快和美好,使观剧、看戏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此次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搭建了全国小剧场戏剧创演团体交流展示平台,推动了小剧场戏剧蓬勃发展,是中国剧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戏剧文化赋能城市建设的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盛会。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