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

2009-07-08 09:37:32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彼得·汉德克

  汉德克颠覆性的“说话剧”完全消除了布莱希特极力保持的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即“陌生化”或“间离”,说话剧几无布景、剧情与对白,演员只是演员,而不是剧中的某个角色。他们在台上直接对观众发话,或提问或辱骂,嘲笑他们是傻瓜,甘心坐在剧场里受人蒙骗。

  1942年12月6日,彼得·汉德克生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奥地利格里芬,儿时在景色绝美、林中环湖的卡林西亚长大,令他耽于冥想,立志做牧师,遂上耶稣会学校就读,至18岁终于回心还俗,入格拉茨大学学法律。但超越凡尘的冲动终究挥之不去,转以文学入替。他参加了青年作家团体“格拉茨人社”,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当时亦在其中。

  1965年,他离开学校,专心写作,转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黄蜂》,描写一个盲人借失明前的记忆重构今日现实。

  1966年4月,他首次做出引人注目之举。在新泽西普林斯顿由四七社主办的德国作家与评论家大会上,作为最年轻的与会者,24岁的汉德克以一篇字字匕首与投枪的发言,猛烈抨击作家同行,指责他们除了白痴化与装饰性的文字外,一无是处,只令读者对德国现实产生错误的观感。四七社诸位大哥不仅不恼,反对其后生之勇嘉许再三。

  两个月后,汉德克颠覆性的“说话剧”(Sprechstuecke)《冒犯观众》在法兰克福的实验戏剧周上首演,同年10月,另两部说话剧《预言》和《自我控诉》也在奥伯豪森上演,令他引起广泛关注。

  “这里你将听不到你不曾听到的。这里你将看不到你不曾看到的……你将看到的不是戏剧。你的观赏乐趣不会得到满足。你将看不到表演。这里不表演什么。你将看到的是一出没有场景的戏。”

  1968年初,汉德克获得了联邦德国著名的格哈特·豪普特曼奖。当年5月,他的首部长剧《卡斯帕》在法兰克福和奥伯豪森上演,大大地轰动了世界。主人公为只会说一个句子的自闭少年,不断被幕后提词人(导师)用语句反复拷问、压制、教导、呵哄、威吓,饱受权威意识形态通过语言施行的操控、折磨与规训,以使其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正常”一员,最终他却连仅有的一点点自我也被剥夺殆尽。“随着我的第一句话,我便落入了陷阱。”卡斯帕说,“我说话了,我便被带进了现实。”原有的那句话被摧毁,他的人格完全陷入了混乱、绝望与羞耻,最后连续五次说出了奥赛罗“神经错乱”时的那句“山羊和猴子!”

  卡斯帕的故事有历史原型,即19世纪纽伦堡著名的“洞穴人”卡斯帕·豪泽,他被人在街头发现时,也只会说一句话:“我想成为爸爸那样的骑手。”汉德克将这句话改成了更具普遍意义的“我想成为别人那样的人”。

  维尔纳·赫尔佐格曾于1974年以同样的历史故事为素材,拍成电影《卡斯帕·豪泽:人人为自己与上帝反全体》。

[NextPage]

  如果可能的话,读者朋友可在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找到汉德克之《卡斯帕》(Kaspar)多种剧场演出的片断。《卡斯帕》已成德语戏剧中被排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

  1973年,盛名中的汉德克荣获毕希纳奖。

  卡夫卡奖创办于2001年,由捷克国会和布拉格市政府主办,用以表彰以其作品令读者超越出身、民族及文化局限的当代作家。今年的评委来自捷、德、奥、美等国。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