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担子、一套行头走四方;一个人、一张嘴演活一台戏,这就是崇明扁担戏。这个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民间艺术,近日将应邀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亚太地区民间艺术交流活动。
唯一存留的布袋木偶戏
发源于崇明的扁担戏是我国仅存的单人布袋木偶戏:演出时艺人钻入布幔中,手撑木偶、脚踩锣钹,长戏、短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耍,全靠艺人的手、脚、口并用完成,将一个故事或一台戏演得满场生辉。
崇明扁担戏,也被称为崇明木人头戏,是布袋木偶戏的活化石。据传,早在清代乾隆年间,苏州李姓艺人挑着木偶戏担子来崇明五地区卖艺。五人顾再之拜他为师学艺,后来顾又传予朱少云等十余人。清末民初,“崇明扁担戏”传到崇明朱氏家族,朱氏第一代传人朱克诚将表演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他设计了一个高脚凳子和一个能伸缩的小舞台,表演时将扁担的一头插入凳子横档的榫槽里,扁担上端顶起小舞台,人坐在用布幔围起来的高脚凳上,双手撑木偶在小舞台中表演,双脚踏响架在凳脚之间的钹锣,大大减轻了表演强度。崇明扁担戏艺人纷纷效仿,并流传到了外地。
传承局限日渐式微
一人挑戏担子穿乡走村的崇明扁担戏,巅峰时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崇明俚语“锣鼓响,脚底痒”,就是指扁担戏诱人的锣鼓声及百姓观戏的迫切心情。扁担戏艺人还经常到邻近的启东、海门、南通、上海市区等地卖艺。后因战乱、文革等历史原因渐渐销声匿迹。
1977年崇明扁担戏恢复演出。1984年汲浜乡朱克诚第三代传人、27岁的朱雪山参加上海市民间艺术展演,引起中外观众的极大兴趣。此后,他又应上海木偶剧团邀请,为德国、日本戏曲界人士演出。当时,全县共有扁担戏11副。目前,仅存朱氏家族6副,经常活动的只有朱雪山及其堂兄朱顺发两人,都已年过半百。
崇明县文化馆副研究员施仲君说,扁担戏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传艺方式,在崇明只传子孙不传外人。因此,目前扁担戏传人局限在朱氏家族一门,很有可能失传。扁担戏是口头文化,没有文字记载。近年来,虽说在崇明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等帮助下整理出《武松夜战蜈蚣岭》《唐僧取经》《薛仁贵大破摩天岭》等3个剧本,但还有五六个剧本仍停留在“记忆”与“口传”上。
“抢救”正在行动中
自2005年起,崇明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扁担戏道具进行了整修,重新描绘了木偶脸谱,小舞台也作了装饰。同时拍摄、录制了扁担戏的表演过程等音像资料,整理了剧本。
施仲君说,培养扁担戏传人是这门艺术得以传承的关键。目前,他们正在物色朱氏后代中愿意并有“艺术细胞”的年轻人,说服他们从事扁担戏研究和演出。同时,打算打破扁担戏只传子孙不传外人的旧习,从乡镇文艺团队中挑选合适人选进行培训。每一个剧目还要准备两种“语言”,一种以崇明土话为主,另一种以普通话为主,适当掺杂当地口语。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