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上海京剧院的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荣登金奖榜首,1月9日该剧将首度进京,在国家大剧院让新老戏迷一睹为快。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表示:“都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成败萧何》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剧本精彩!”
女编剧挑战“爷们戏”
2004年7月,上海越剧院院长、著名女编剧李莉突然接到上海京剧院的邀请,希望创作一部周信芳的麒派代表作《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续篇”。 原来的《追韩信》是萧何历尽千辛“荐韩信”,而新剧本则是要求表现萧何“杀韩信”的痛苦过程。“我曾经畏惧过、推谢过。”李莉说,“但看了上海京剧院提供的材料后,我猛然感觉到这个本子很难写。因为我是写越剧的,而越剧主要是写女性,虽然以前我也写过三部京剧,但都是女性题材的,而这次却是纯粹的‘爷们戏’。素材中除了吕后外,几乎都是男性,我怕写不好这种‘大男人戏’!”为了创作这个剧本,李莉开始反复阅读大汉历史,找到了好的视角、做了充分准备、带着异样激情,李莉一气呵成,36天就完成了初稿。在2006年6月揭晓的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成败萧何》荣膺榜首。
增添了虚拟的萧何之女一角
西汉初年,萧何先是力荐韩信为汉军统帅,后又参与诛杀韩信的故事,既见诸经典史籍,也存于稗官野史,其间猜测议论颇多。在李莉看来,“以前写斩韩信题材主要是写他反叛,‘杀韩信’是‘正义’之举。如果我还是按照别人的思路写,就没有任何新意可言了。”基于史实并融合自己的思索后,她发现了很多“无奈”——历史的“大无奈”、人性的 “小无奈”。“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奈,是在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人性的伸张、扭曲,乃至相互的缠绕。这种背景下,对于帮助刘邦一统天下、功高震主的韩信,刘邦对之既敬且畏,韩信反与不反,刘邦也必诛之!这样一分析,‘杀韩信’这个残忍、不合理的极端行为,在汉初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虽然‘无奈’却变得极其‘合理’了。”而这种“合理与荒谬”的并存也成为了这个剧本的根本。此外,作为女性编剧,李莉在作品中会自然地流露出对于女性的关注,因而她创作了虚拟的萧何之女——萧静云一角。在她看来,这个人物不仅为男人戏增添了色彩,更以旁观者的身份说出了不少萧何的心里话,同时作为另一条连接线,使人物内心冲突更加激烈化。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