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亲百万家》剧照
11月26日晚,一场新编大型现代晋剧《连亲百万家》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正式亮相。8点整,大戏开幕,把观众引入太原近郊的农村,随后一个关于村干部选举的故事伴随着富有现代感的交响乐伴奏呈现出来。剧中饰演百腊月的晋剧名角谢涛一改往日须生形象,以旦角示人,成为本剧的最大亮点。
《连亲百万家》出手不凡 创新晋剧新模式
现代晋剧《连亲百万家》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而精心创作的。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和一个月的精心排演,《连亲百万家》顺利“诞生”。《连亲百万家》背景是太原的近郊农村。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汾河套里的百万庄人们,满怀热情地用他们的方式,把能人百旺才选为村长,带领他们发家致富。时隔十几年,富裕起来的百万庄人迎来又一届村民大选,民众意识中的族亲情结也在大选中悄然泛起……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又是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重要阶段。现代晋剧《连亲百万家》首次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亮相。它不仅颠覆了包括唱腔、音乐等很多晋剧模式,还让为纪念“改革”而来的作品更显得意义不凡。
晋剧融现代理念 再现光明前景
这几年,山西晋剧出了几台好戏,《范进中举》、《傅山进京》,这些戏从墙里开花到墙外留香,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这个现象就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为什么晋剧的传统戏能起到这样大的社会效应?时代在发展,文艺作品也要与时俱进。不管是《范进中举》还是《傅山进京》,都是用传统的题材融入现代人的思想,更加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11月26号上演的晋剧现代戏《连亲百万家》是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其实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的表演,都透着一丝生涩,还不够成熟,毕竟这是出现代戏,又是第一场演出,但是我们能看到,这出戏很多方面都折射出晋剧的改革,“变”是这出戏最大的看点。不仅晋剧音乐、唱腔大胆尝试变革,而且连一贯以须生形象示人的晋剧名角谢涛也变回“女儿身”。种种改变都引发了关于古老剧种焕发新生的思考。
何海鹰是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剧团的团长。十年前,他也唱晋剧,后来转型搞起了剧团管理工作。
谈起晋剧的辉煌历史,贺海鹰滔滔不绝。他说,当时一批晋剧新秀即将毕业走入社会,太原市晋剧院考虑到当时的现实情况于86年成立了青年团,吸纳了一批晋剧青年演员。青年团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发展的不错,培养出了象谢涛、牛建伟这样的优秀演员。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多,传统的戏曲行业或多或少都受到现代音乐的冲击,晋剧也不例外。
力稳晋剧群众市场 吸引青年群体关注
据资料显示,在1977年后,晋剧才恢复了古装戏的演出,在历史进入90年代之后,政府号召振兴晋剧,各级剧团也在这样的好政策下,相继调整了班子,充实了演员,添置了行头,整理了旧戏,赶排了新戏,有的还大胆地把晋剧表演与当前流行的轻音乐、卡拉0K等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增强了晋剧的演出效果,这都是晋剧在发展过程中的改革创新。同时,也涌现出宋转转、史佳花、崔建华、李天喜、王晓萍、王二庆、栗桂莲、孙红丽等晋剧表演人才。晋剧的剧本也有创新,像恢复和新编了《下河东》、《十五贯》、《玉蝉泪》、《卧虎令》、《伐子都》、《吴王剑》、《三下桃园》等剧目,并多次汇集省城调演评比,甚至有的还到北京献艺。另外,有少数人获得了晋剧表演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有的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有的晋升为一、二级演员。所有这些,都是晋剧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怎样才能让年轻群体也来关注晋剧,何海鹰团长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晋剧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状况,并非一帆风顺。晋剧的专业人才也曾几度出现断档。“当然剧团发展的好,也会吸引晋剧人才加入戏曲行业”,何海鹰略显忧虑地说,“但是剧院要达到人才辈出还是要靠戏校和艺校这样的专业学校来培养。”青年团也有代培青年戏曲演员的情况,贺团长对此种现象并不是特别认同。他认为,一来代培生没有专业的戏曲功底和专业知识,不能够把晋剧当作一生赖于生存的事业;二来代培生仅凭一时兴趣和爱好来剧团学习,一旦遇到一些困难,他们就会打退堂鼓,从而失去对晋剧的兴趣。所以,代培生的路子长远不了。
何海鹰对于晋剧的未来,很是看好。他坦承,晋剧的受众人群集中在农村。城市人群精神文化丰富,受多种文化的洗礼,对晋剧已经没有偏爱了。相反农村人尤其是农村的老年人,他们对晋剧是情有独钟。青年团经常下乡演出,有时还到周边省份演出。《傅山进京》这部剧在上海演出的时候就出现过一票难求的情况,社会反响很好。青年团为顺应新形势,经常做一些尝试和变革,无论从剧本还是唱腔或者角色上。这些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求新口味。目前,晋剧的市场基本能保持住,并有所突破。
(实习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