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但经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短暂传统戏高潮后,京剧渐渐“冷清”。无论政府如何大力倡导民族文化、弘扬民族艺术,京剧再也未出现鼎盛时期的辉煌。人们关心,作为国粹的京剧今后究竟会怎样?振兴京剧路在何方?
“国粹”的辉煌与重负
清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此后,京剧开始流行。
虽然京剧只有二百来年历史,但它吸收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演变而形成“程式化”表演,几乎每一个表演元素、每一个技艺单元,都蕴含强烈而丰富的文化意义。如人们所熟悉的“脸谱”、服饰、曲线形的龙套调度,以及“一桌二椅”道具布局、舞台空间的阴阳二区划分等,均具文化意蕴。所以,京剧一直被视为“国剧”。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地方大兴京剧,从省到市到县都有京剧团。文革期间,由于特殊的背景,样板戏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
近年来,国家对各京剧院团的投入扶持和宣传力度很大。1995年开始,文化部每三年举办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008年10月至11月,在山东举办“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这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规模大、参演剧目院团多、汇聚艺术名家多。
然而,京剧面临观众市场日益萎缩和京剧院团生机乏力的尴尬。据调查,近年各剧场传统戏剧演出中,观众少,且中老年观众占多数。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京剧节上,其74场演出,市场售票不到1%。内蒙古京剧团、宁夏京剧团的负责人坦言,他们从未靠从市场上销售门票挣钱。
题材单一又缺乏新意,是京剧的一大致命伤。近20年,京剧剧目中传统体裁占主导,“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反映现代生活气息的题材很难见到。此外,音乐、场景配置也显单调。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绍军说:“近一百年来,戏剧人员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一上场就端着架子,到今天依然存在。当前的信息化和高科技时代,已经改变了几千年来的发展形态。当我们费尽心机去沿袭一种程式的时候,这个程式可能已经是一个落后的东西了。”
“国粹”的守成与突围
京剧的继承和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第五届京剧节的最大特色是“创新”。不少剧目融入了交响乐、歌舞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京剧《郑和下西洋》的乐队有指挥的身影,传统京剧伴奏乐队和西洋交响乐队同台演奏,人声合唱团侧立一旁。孟广禄、张克等名家的京剧唱腔,传统伴奏和交响乐的奏鸣,原汁原味的武戏和色彩斑斓的歌舞交织在一起。
对京剧表现形式的诸多创新,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认为,京剧诞生之日就广纳京腔、秦腔等唱法。推陈出新,京剧才能跟随时代前进。
剧作家曲润海认为,京剧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应保持京剧的特色,使京剧更像京剧。他说:“老百姓为什么不喜欢那些新编的历史剧或者是新编传统戏?因为其没有戏曲的特色,比如说歌舞喧宾夺主,比如说在舞台上造山盖楼,堆砌木材和钢材,这不是创作,这叫制作。我们现在把制作当成了创作,当成了创新。”
中国戏曲学院副研究员陈友峰博士说,戏曲艺术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继续成为现实中为人们所接受的艺术欣赏形式而非“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形式上的突破、内容上的创新。所谓形式的突破,就是在遵循自身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吸收新的、现代的审美元素和艺术观念,尽量拉近与观众的审美距离。同时进行内容创新。
京剧的振兴与发扬
京剧理论家刘连群说:“新时期以来,我们搞了很多新剧目,艺术家有很多创作,国家也有很多投入,应该说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剧目还不多,应该留下去的唱段,能够让民间传唱的唱段也不是很多。”
“振兴京剧”喊了很多年,京剧并没有得到更多大众的认可。原因何在?
有专家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普及这个环节,没有让更多的人看、更多的人学。
音乐家兼导演续正泰说:“一些剧团为了得奖,不断地弄剧目,弄一个扔一个,得了奖以后就封箱了。我们戏曲艺术界也有泡沫现象,像文化长廊里一样,摆了各种艺术品,不管有人买,没有人买,都摆在那里,好像东西很多,但是质量都很差。”
北京戏曲学院名誉院长孙毓敏说:“中国是戏剧王国,有近300个剧种,5000个剧团,200多万从业人员。现在戏曲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少,而且专业导演出来没地儿安排,研究人员更没地儿安排。我们必须振臂呼吁早日解决文化立法问题,把京剧当做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来认识,来真正地保护我们的传统艺术,用法律来规范我们的行动。”
刘连群说,今天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时代,同时带来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娱乐文化的多元。但是,越是科技发达、经济走向全球化,各个国家都更重视本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京剧的未来。不只是京剧要适应时代,而是时代需要京剧。只有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才能迎来一代又一代的广大年轻观众对京剧艺术的欣赏和热爱,使京剧艺术成为永不褪色的“国粹”。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