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鹅湖》,上海观众的熟悉程度不用多说,每年十几场,甚至几十场俄罗斯古典芭蕾版本到沪演出,几乎场场卖光,足见申城观众对经典版《天鹅湖》的情结所在。然而,所有天鹅都由男性来扮演的 《天鹅湖》,你见过吗? 1995年,由英国当红舞剧编导马修·伯恩编创的全新《天鹅湖》,就以这样的方式,颠覆了经典。该剧先后摘得英国戏剧最高奖奥利弗奖的 “最佳新编舞蹈制作奖”,美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编舞”、“最佳服装”等颇具分量的奖项,在业界震动一时,不过,因种种原因,中国之行始终未成。记者获悉,经过一年多的谈判与商议,上海文化广场首度引进了这部 “男版”《天鹅湖》,将于9月25日起在沪连演13场。
告别柔美,湖中全是“男天鹅”
马修的《天鹅湖》与经典版显著不同,原本由女性扮演的“天鹅”角色全由男性舞者来演绎。
记者提前观看了若干片段后发现,相较古典版,两者在着装方面有较大差异:经典版追求清丽、唯美,洁白的裙装、翩然的裙边,尽显古典芭蕾的高雅纯美;而新版中,“天鹅”赤裸的上身,野性的羽裤,将男性强健的腿脚和躯干露出,以展示他们有力的移动步伐。每一寸的肌肉运动都彰显得犹如古希腊的雕像,黑色的眼窝里透出尖锐而敏感的光,画面中充满着力量。
为何一反传统,选择男性来演天鹅?对此,编导马修曾解释说:“天鹅是一种强悍的生灵,翅膀很像男性的肌肉组织,充满了张力。因此,只有男性舞者才能如实表现出它的力量和威力。”当然,一百多年来,经典《天鹅湖》中千篇一律的柔美风格,也让马修觉得,一味重复,只能落入俗套,“选择男演员扮演不但保持了传统女性天鹅的优美抒情,更带上了十足的野性和强健,令人耳目一新,天鹅在舞台上被表达得也更丰满,更栩栩如生。”
舞蹈家金星告诉记者,十多年前,自己在国外看过“男版”《天鹅湖》,十分推崇,“马修编得非常好,人物造型设计很特别,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全世界技术高超、情感细腻的男芭蕾舞者一个展示的平台,因为以往跳古典芭蕾,男演员就是王子的角色,或是在后面给女天鹅伴舞,演王公贵族,展示的机会不是特别多,但这次《天鹅湖》,所有男演员成了主角。”
拒绝童话,展现非一般视角
男版《天鹅湖》保留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但基本放弃了原作的童话背景,观众熟悉的“王子与公主”走向不复存在。从片段来看,新版《天鹅湖》的故事走向已截然不同,背景设定在了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全剧从“小王子”的一个梦境开始,自幼缺失母爱的小王子,在皇室刻板的礼节、母亲冷漠的眼神中,将爱寄托在梦中出现的一只“天鹅”身上,成年后,王子欲投湖自尽,惊飞了一群天鹅,他意外与天鹅头领渐生情愫,而后却在一场宫廷舞会中,发现头鹅已然一副花花公子的模样……
记者发现,整个故事以现代化的城市,取代了古典宫廷等场景。在舞蹈展示方面,也打破了古典芭蕾恪守的陈规,融入了现代舞的风格,尤其是最为知名的“四小天鹅”片段,四位光头男演员,迈着滑稽、随意的舞步,以反唯美的造型现身,却全无违和感,与故事情节、舞台氛围相当贴合,让人见识编导马修的功力。据了解,马修在音乐剧编导方面颇有研究,整出《天鹅湖》的编排情节紧凑,转换自如,如电影般流畅,即使不熟悉芭蕾程式的观众也不需借助说明去看懂故事。对剧中的现代元素,金星表示,编导基本还是站在了古典舞的基础之上,“马修没有刻意炫耀,把男天鹅塑造得很有个性,所有的动作出发点,不是纯粹的现代舞,而是融合了当代舞的元素。而且,他对老柴的音乐有极高的尊重,并没有打碎了,砸烂了,重新捏,只是从故事情节方面建立了一个不同的视角,这个视角在我们中国社会文化来讲,还是一个很敏感的视角”。
“经典”迟来,能否被观众接受
金星所说的“敏感视角”,缘于剧中男天鹅与王子之间的爱恨纠葛。有评论据此认为,这样的组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同性之爱,对此,金星觉得,无需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在任何国家,任何文化中都有,我们应该很正常地面对它,而不是掩耳盗铃。当代社会,通过艺术作品,再次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这是社会的进步,是值得大家尊重的”。至于如此颠覆性的《天鹅湖》,能否被申城观众接受,金星觉得,欣赏习惯是随着观众自己主动改变而变化的,“早些年,迪斯科刚到中国来的时候,跟洪水猛兽似的,但现在不是跳得挺high的嘛,所以,这是个过程”。她甚至笑言,如果上海观众有《天鹅湖》情结的话,不妨看看一群“公天鹅”是怎么跳的,“别老看母天鹅跳”。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