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起狂澜》将阿根廷探戈、西班牙弗拉明戈、拉美SASA舞、俄罗斯芭蕾舞等糅入其中。
爱尔兰人习惯用身体当乐器来传递个人情绪与民族文化,被誉为爱尔兰国粹的踢踏舞,大概是传递爱尔兰文化的最佳载体。昨晚,《大河之舞》接棒之作《舞起狂澜》首度登上上海大舞台,40位舞者与10名乐手以磅礴姿态集体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爱尔兰文化的飨宴。
开场,舞者便以万马奔腾的踢踏之姿齐齐踩踏观众的心脏。分“梦想之海”、“梦想之土”两个半场进行的《舞起狂澜》,有暴烈如瀑布的浩荡姿态,也有静谧如流水的华丽篇章:前者描摹了离乡背井的爱尔兰人踏着舞蹈前往梦想海洋的路途,下半场转而描述踏上新大陆之后爱尔兰人开疆拓土的新生活。
除了在主舞台安置一个超大屏幕呈现太阳、月亮、星辰、大海的起落,《舞起狂澜》也在舞台两侧安置了投影屏以扩大演出效果。现场伴奏乐队亦分置舞台两侧,将爱尔兰传统风笛、小提琴、架子鼓、西班牙吉他糅合出悲怆而豪迈的跨界表演。
参与《舞起狂澜》沪上巡演的40位舞者皆由制作方自爱尔兰、美加、澳大利亚等地选拔而来,舞王鲍比、舞后席娅拉早已是享誉一方的舞蹈明星。青梅竹马的二人自幼便练就了一手踢踏舞童子功,脸上亦都洋溢着青春朝气。
踢踏舞是用来看的艺术,但也有人将其当成一种“听”的舞蹈样式。有人甚至认为,出众的踢踏舞者既是舞蹈家,也是音乐家,其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便是舞步节奏清晰。舞者基本保持上半身直立挺拔的仪态,下半身双脚在保持45度交叉姿势时,亦用带铁掌的踢踏舞鞋在地板上敲击出整齐划一的踢踏声。演出过程中,舞者不时“一字排开”做全体踏舞表演,霸气十足的气场引来满场尖叫。可能怕观众审美疲劳,《舞起狂澜》也将阿根廷探戈、西班牙弗拉明戈、拉美SASA舞、美国街舞、俄罗斯芭蕾舞等穿插着糅入其中。
三块巨大屏幕撑起了《舞起狂澜》盛传已久的“大制作”:当舞者甩出激情跳起踢踏,屏幕便配合着出现爱尔兰日月与大海波涛的场景;跳起探戈舞步时,屏幕又被打造成旖旎浪漫的舞池;当弗拉明戈舞者扭起臀部旋转,屏幕里呈现的又是一番南美酒馆的风情;而当全体男舞者化身美国建筑工人乘坐电梯时,屏幕里便适时出现了不断攀升的高楼大厦,电梯升至城市之巅时,舞者便在城市之巅融入宇宙苍穹舞开了花。
非洲鼓手凭“手上功夫”与舞王舞后的脚上功夫“对话”,成为全场亮点之一,金发美女小提琴手则拉开架势演奏了一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旋律,引来台下观众轻声唱和。和《大河之舞》一样,《舞起狂澜》制作方对该作品的巡演预期也是15到20年。从现场观众澎湃的反应看,欢快活泼的踢踏舞确实能够直接从生理和荷尔蒙层面激发观看快感。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