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跳舞”摘“荷花” ——上海芭蕾舞团与上海歌舞团双获金奖的幕后故事
刚刚结束的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上海芭蕾舞团与上海歌舞团分别以《简·爱》《一起跳舞吧》参选,最后双双获得这个全国性赛事的作品金奖及多个重要奖项。比赛结果揭晓时,舞蹈界人士给出了“实至名归”的评语。两支舞团的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用“非常不容易”的感叹,表达一年来培育两部作品的辛勤付出。
延期等待
“《简·爱》填补了上芭作品在全国性赛事方面的获奖空白。”团长辛丽丽说。上芭的作品不少,仅原创舞剧,近年来就有《梁祝》《花样年华》《马可·波罗》等。未能留下获奖记录,原因并非在于作品质量,而是该团的演出日程总是与赛期冲突,这次又差点错过。上芭从10月中旬起进行北美巡演,返沪的日期正逢“荷花奖”比赛刚刚落幕。不过,《简·爱》曾两次赴京演出,京沪多数评委观看后,都认为该剧无论是题材、芭蕾风格,还是演员的表演,均为中国芭蕾的一大突破,与“荷花奖”失之交臂实在可惜。因此,赛事主办方决定延长赛程,专等《简·爱》参赛。上芭1月26日从美国回沪,来不及倒时差,马上排练走台,28日晚憋着一股劲参赛,发挥出色。
观众惊讶
组建只有30多年的上海芭蕾舞团,在国际芭蕾界只能算是“小弟弟”。由于受俄罗斯芭蕾教学的影响,国内演员长期接受的是古典芭蕾训练,虽然能频频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甚至流传“古典芭蕾大本营在中国”的说法,但围绕《简·爱》,上芭实施了多项突破:与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在资金、营销、创意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邀请剧作家喻荣军和德国编舞帕特里克对原著实施大胆改编,首次运用现代芭蕾语言创作全剧。去年艺术节期间,《简·爱》在上海大剧院首演场面火爆,观众非常意外:“这是大家熟悉的上海芭蕾舞团吗?”演惯了公主与王子的范晓枫、吴虎生,在舞台上充满角色性格力量的表现,更是令人大吃一惊。
编导跪谢
首演成功后,《简·爱》两赴北京,又大胆闯入伦敦公演。而每一轮演出,编导与演员们总要在排练厅里一次又一次推敲细节。今年8月,在伦敦的首场演出结束后,帕特里克上台谢幕时用一次面向演员的伏地长跪,表达对全团成员的感激之情。而在参加“荷花奖”比赛时,评委们也大感惊讶,原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甚至用“每看一次都能看到演员们不一样的表现,每一次都让人产生新的感受”,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说,上芭以合作新模式、表演新语言、剧目新风格让观众感到《简·爱》为舞团带来新风貌的话,上海歌舞团在《一起跳舞吧》的创作演出过程中,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共同的追求。
学跳国标
上海歌舞团近年来的获奖剧目不少,在国内舞蹈界颇具实力。然而,团长陈飞华却说:“获奖都是过去式,我们要激发发展活力,必须要有新剧目。”国内舞蹈剧目创作相当活跃,但大多为历史、神话题材,因此,与该团合作多年的编导佟睿睿提出以《一起跳舞吧》涉足现实题材时,马上获得了舞团的支持,并且采取与北京一家演出机构联合的方式,既降低了制作投入的成本,也为市场营销提供保证。不过,《一起跳舞吧》运用了多元表现手段,表演风格和舞蹈语言出现了大幅度创新,如国标舞的大量融入,对演员就是一个艰难的挑战。首席演员朱洁静、王佳俊等,为了这部剧目不得不重头开始学跳“蓬嚓嚓”,一路上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艰辛。
边演边改
《一起跳舞吧》于今年1月在人民大舞台以连演8场首次亮相,城市打工族的生活悲喜与心情释放,就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记者当时获知,从彩排到首演的几天里,该剧就修改了20多个地方。年初以来,这部舞蹈诗剧已赴各地巡演了20多场,每轮演出前,佟睿睿就要来沪与演员一起进行完善和修改。陈飞华告诉记者:“到每个城市演出前,都要根据当地的剧场、观众的特点进行新的编排;每次演出后,都要征求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再对每个舞段、每个动作细化微调,首演至今已经修改了近百处。如果再加上旁白、服装、道具等的修改,那不知改了多少次了。所以,真的非常不容易。”这种不厌其烦、精心培育的精神,让《一起跳舞吧》的表演更加流畅,结构更合理,人物更生动,也更具有感染力。而“荷花奖”的评委们更是给予了“舞蹈表演清新雅致,全剧体现正能量”的高度评价。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