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1月24日傍晚,当上海芭蕾舞团在距离华盛顿市15英里的乔治梅森大学艺术中心,伴随着观众潮水一般的掌声谢幕的时候,团长辛丽丽持续紧绷了49天的心弦终于缓缓放松下来了。整整32场演出,24站城市,25个演出剧场,从加拿大到美国,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再从西部到南部,南部到中部,再回到东部,数万公里的巴士和飞机,一场又一场的努力拼搏,上芭自10月8日启程的北美巡演,终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感谢微信技术,记者第一时间就通过手机,欣赏到了这场“最后演出”的片段影像盛况。之前,从10月中旬到下旬,记者曾随团跟踪过两周上芭的美国巡演,无比钦佩地亲眼目睹了上海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在八九个小时的大巴车旅途劳顿之后,立刻装台上场,精神饱满进行演出的敬业精神和实力水平。
分包营销降低市场风险
此次北美巡演,上海芭蕾舞团带来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仙女》两个舞剧,共吸引了4万名美国观众购票观看,演出的场面十分感人,演出的反响十分热烈。上芭的此次北美巡演也是十几年来来自中国的芭蕾舞团在北美进行的一次时间最久、场次最多的商业演出,其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除了艺术团高度的敬业和良好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演职员特别能够吃苦耐劳之外,负责此次演出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家公司的富有经验的筹划和运作,也是可圈可点,功不可没。
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家公司负责演出事务的工作人员麦德林女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此次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合作,安排上芭赴北美进行商业巡演的工作战果十分卓著。原计划只巡演15场,但是由于演出的推销战略得当,该公司在经过艰苦地游说之后,喜出望外地在加拿大和美国各地销售出去了32场演出,使得上芭在美国商演的赔本风险被化解到了最小。
美国剧场的条件参差不齐,此次巡演,演出商对于剧场的选择非常脚踏实地,主要以各地表演艺术中心的优秀剧场和各大城市设施一流的中心剧场为主。表演艺术中心多分布于著名大学,是辐射周围百英里的艺术中心。如洛杉矶的峡谷演艺中心、旧金山的兹乐巴赫大厅、圣路易斯的巴兰奇透赫演艺中心和乔治梅森艺术中心分别坐落于著名的北岭加州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和华盛顿附近的乔治梅森大学。主流城市中心剧场有底特律的音乐演艺大厅、休斯敦的琼斯演艺大厅、圣迭亚哥的考普利音乐演艺大厅和明尼阿波利斯的欧菲姆音乐剧剧院等。这些主流演艺中心和剧场每年的演出季都有对国外优秀剧团和乐团采购的预算,且与哥伦比亚艺术家公司等经纪公司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
而分包式营销也意味着,每个承接演出的剧场必须提前支付演出费用,并自办推广营销,自担成本回收任务。所以,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每个销售产品都同时承受着卖主的身家信誉,即使有某个剧场出现亏损,也应数额非常有限才行。上芭成功与否虽对买卖双方都有风险,但卖方风险相对小一些。
另外,不少分布于大学的艺术中心剧场,对于外国优秀文艺团体的演出,往往有一定的倾斜性支持,对于剧场演出的门类,也有多样化的要求。提前支付演出费用的分包做法,使得上芭此番美国巡演旱涝保收,无论票房如何,都稳拿每场的演出费。
为了收获更好的票房,各个演出剧场还八仙过海,在大街小巷挂起了宣传广告和灯箱广告,为本次巡演预热和造势。演出票的销售方式也灵活多样,不但与年票结合,还可以在网上和剧场所在城市之外的城市购票。演出的票价合理,有个别剧场最低的演出票每张只有35美元左右。一位在大学剧场观看上芭演出的美国观众告诉记者,同样水准的演出,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太贵,她在这里还可以享有老年优待,这次才花了40美元,非常划算。而且,一路走来,买票的观众基本全部是本土观众,上芭的演出真正走入了主流社会。
美国演出市场的低调拓荒者
除了在营销方面的巧妙运作,中美双方的演出商对此次巡演的前期准备工作也较为充分。上海芭蕾舞团能够在北美连轴进行32场商演,而且在演出商、剧场和各方力量的一起努力之下,最终票房业绩喜人,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在美国,演出市场上芭蕾“泛滥”,不但美国自己就拥有250个专业芭蕾团体,长年在各个城市巡演,国际上各色有水平的芭蕾舞团,也似乎特别青睐美国的演出市场,每年轮番来到美国掘金。中国的芭蕾在美国没有多少名气,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芭蕾舞团陆续来过几次,但此次上芭的美国之行更像是在演出市场里勤奋拓荒。
这样的一种拓荒,无疑将对中国芭蕾艺术团体未来到美国商演影响深远。因为其一,演出市场其实也讲究一回生,二回熟。美国杨百翰大学舞蹈团每年都要来中国巡演,使得杨百翰大学舞蹈团成为中国演出市场非常畅销的亮丽品牌,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二,一台节目或一个艺术团体的价值几何,在正常的演出市场里有基本约定俗成的判断。自己喊出来的高价格,在特殊背景之下是可以兑现的,但是并不可持续,而且面对实实在在的演出市场时,便可能难以自欺欺人了。上芭的可贵之处在于,敢于以商演的形式走入美国的剧场,敢于用西方观众最熟悉的芭蕾表演,直面西方观众。当每一个观众都是花钱在看演出的时候,哪怕剧场里有很多的空位,演员的内心也会有种不一样的踏实。
事实上,由于上芭的演出剧目安排得当,此次北美巡演的影响是一个逐渐积累增长的过程,后半程的票房持续呈现出火爆场面,足见口碑已逐渐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弗吉尼亚州莱克辛顿市华盛顿和李大学的兰菲斯特艺术中心后台,上海芭蕾舞团11年前在这里演出《白毛女》的海报,至今依然张贴在后台休息室。当范晓枫、季萍萍等几个上芭的台柱子看到海报上自己当年的签名时,温馨之情油然而生。当晚,该剧场的上座率为100%,有一些就是10年前观看过《白毛女》的老观众。
市场的磨炼激发创作潜力
有经验的艺术家一定会听得出观众掌声的真意,西方观众的礼貌掌声和真心掌声,在商业演出中最能引起艺术团体对于创作和表演的反思。作为《梁祝》的编导,辛丽丽从这次巡演中,细心发现了未来继续打磨该剧的方向和落点。
虽然此次来美国演出的上芭首席演员吴虎生、范晓枫都是当今芭蕾技术顶尖的演员,但是辛丽丽根据巡演的特殊需要,把演出的重点放在了艺术表现上,难度好看适度,而不是来比拼高难度的芭蕾技巧。因为让车马劳顿、休息不足的年轻演员,每场都万无一失地完成高难度动作,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上芭在美国演出最叫好、收效最好的,也不是高难度的技巧,而是感人的中国爱情故事和无可挑剔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戏剧表现力,是与众不同的作品以及独一无二的表演艺术风格。
对于艺术生涯极为短暂的芭蕾舞演员来说,能够多演出、多实践,就是延长艺术的生命。上芭首席演员范晓枫告诉记者,她曾经在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担任过主演,澳芭高频率的市场化演出节奏和高强度的舞台演出活动,使她得到了多方面的扎实磨炼和提高。巡演是极为辛苦的劳动,需要极大的意志品质,才能够坚持下来,但艺术家们在精神上的收获是深入骨髓的。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负责此次演出项目的韩宁11月26日对记者表示,此次上芭北美巡演的最大收获是深切感受到用西方芭蕾艺术讲述动听的中国故事,可能会成为中国芭蕾未来成功走向北美乃至全球演出市场的一个有力的支点。32场演出里,有28场是《梁祝》!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