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韩国人的文学梦

2014-05-30 10:24:53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作者:冯新华

  韩国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大韩民国”软实力的塑造和建设。在文化上努力“去中国化”,树立自己的传统,一度也引发外人对韩国人这种文化敏感的嘲讽,但韩国人还是很认真地在做。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在8月29日至9月2日,于北京举办的第19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也将韩国作为今年的主宾国,让中韩文化有了一次直接对面交流、碰撞的机会。

  作为主宾国,韩国的参展主题语是“打开心灵之书,打开未来之门”。在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韩方设计出了如此充满希望的主题语,并派出了规模庞大的参展团队——72家出版社和13位作家,其意在期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读者能更加充分地了解韩国文化,从而推动韩国文化走向世界。

  此次,随团到来的十几位韩国作家代表了当今韩国文坛老中青三代人。年龄较大的是1948年出生的李文烈——20世纪80年代起来的韩国代表性作家;年龄最小的是1980年出生的金爱兰——韩国当今具有代表性的青年作家。而其中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居多。他们基本代表了韩国文学的整体创作面貌。他们此次在国际书展上的积极“打开”,也表明了韩国人朝向世界的“文学梦”。

  文化“韩流”与韩国文学的“舶来”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交,由此在亚洲范围内的“韩流”(韩国文化产业的输出,特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开始进入中国。1993年韩国电视剧《嫉妒》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韩剧第一次登陆内地荧屏。随后内地陆续播出过几部韩国电视剧,韩国娱乐文化开始在内地萌芽。1997年电视剧《爱情是什么》在央视的热播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

  引入韩国电视剧、电影,举办中韩歌会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韩国文化的输出。1999年,有中国媒体记者正式用“韩流”一词形容这一现象,之后该词被媒体广泛使用,韩国媒体及学界也相继借用“韩流”一词相容本国文化输出的盛况。后来该词又延伸至西方,使得英语中增加了新词汇“Hallyu”。

  “韩流”尽管一度遭到过抵制,但至今仍在流行。比如,在中国广为流行的韩剧、韩版服装和韩式菜肴等。相比之下,作为韩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韩国文学在中国的命运却没那么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司马仝曾对韩国文学在中国的出版情况作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中国出版较多的韩国文学作品是韩国的流行文学,比如金河仁的《菊花香》、《早安》等小说;再如可爱淘(李允世)的青春文学作品如《那小子真帅》、《狼的诱惑》、《局外人》等。

  与韩剧一样,这些作品的情节中充满了浪漫情调,而浪漫过度的结果便是使作品缺乏深度。而实际上随着“韩流”袭来的韩国流行文学并不能代表韩国文学的全部。韩国的纯文学也在国内得到译介,只是影响颇小。

  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在中国译介韩国文学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该时期两国之间在政治上是尖锐对立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状况才有所缓和。随着中国对韩国文学介绍的增多,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了枚之等翻译的《南朝鲜小说集》。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韩国小说集。集子中收译了1920年代至1970年代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17篇韩国小说作品。

  这些作品在韩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堪称韩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如金东仁(1900年-1951年)的《船歌》、廉想涉(1897年-1963年)的《双方的破产》、徐基源(1930年-)的《深夜的拥抱》、金承钰(1941年-)的《汉城——1964年冬》等。书中所选的作家就是那些时代韩国文坛的代表作家。他们的这些作品一经译出,在国内也赢得了一些读者。其中,《深夜的拥抱》表达的是作者对战争造成的人性堕落的悔恨和哀叹。正因为作品的深刻和耐读,这部《南朝鲜小说集》在1989年又被出版社以《深夜的拥抱》为名重印出版。之后,中国又陆续出版过韩国的一些“参与小说”(这类小说的主人公均为深受韩国社会状况影响的人物,他们多受到韩国的政治气候、战争或者社会地位的影响。这类小说的作者希望在作品中批评时事、挖掘根源并引发读者对社会状况的思考)。如尹兴吉的《留下九双皮鞋的男人》、赵世熙的《网中九刺鱼》等。

  可见,韩国文学不只于单纯、浪漫、青春的气息,它还有紧贴社会实际、倾心于参与现实、参与政治的一面。这些看似沉重的文学创作,与那些席卷而来的青春浪漫文学一道,共同构成了韩国的现当代文学。

  韩国当代文学两座高峰:黄东奎和黄皙暎

  此次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文学之夜”主题是“想象与意象,生活与艺术——韩国文学之夜”。在这样一个展示当下韩国文学风貌的重要夜晚,韩方派出的不是金河仁,也不是可爱淘,而是黄东奎和韩国著名小说家黄皙暎。会上诵读的作品不是充斥在中国街头巷尾小书店的韩国流行文学作品,而是严肃的纯文学作品。除了黄东奎的三四首诗歌之外,还有黄晳暎的小说《客人》的片段。韩方之所以费尽心思地选择了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们在创作中展现出来的思想深度。

  黄东奎(1938年-)是韩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地位类似于舒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在这次图书博览会的文学之夜活动中,舒婷也被请到了现场,与黄东奎一起,相互朗读对方的作品、倾谈与人生和创作有关的话题。

  黄东奎在他的创作历程中,屡获韩国文学诸种奖项。1968年,他获得了现代文学新人奖。1980年获得韩国文学奖,1991年获金宗三文学奖。到了2006年,他一举获得了韩国文学的最高奖项——第十届万海大奖。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纯文学作家,黄东奎著有诗集《某个晴天》、《三南的雪》、《弥矢岭的大风》、《风葬》、《曾经依赖偶然》及散文集《爱情的根》等。黄东奎的诗歌一直以自我和现实间的矛盾为主题,“将批判压抑梦想和理想的现实当作创作的原动力。但诗人并未被否定所束缚,他与现实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将生活在痛苦时代的人们所遭遇的悲剧美视为诗歌的素材”。此外,黄东奎的《太平歌》、《三南的雪》和《热河日记》等作品均是如此。

  小说家黄皙暎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近代朝鲜民族历史的一个典型缩影。在这次主宾国文学之夜中,虽然有刘震云与黄皙暎对话,但他们的人生经历却少有相通的地方。1943年,黄皙暎在满洲新京(今吉林长春市)出生。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先在平壤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1948年随父母回到南朝鲜,在汉城的永登浦长大。小时候他目睹了朝鲜战争,高中时赶上了“516”朴正熙军事政变(1961年),在东国大学哲学系读书时又经历了反对韩日会谈的“63”事件(1964年)。大学毕业后,因参与民众运动他被送到越南战场参战,退役后度过了一段极端自我封闭的日子,其间执笔开始文学创作。

  1989年,黄皙暎应“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的邀请访问了朝鲜,此后因无法回南朝鲜而辗转德国、美国等地,1993年回到韩国。因访问朝鲜,他被以通敌罪被捕,被判7年徒刑,直到1998年金大中上台后他才得以被特赦释放。正因为集民族经历与个人坎坷为一身,黄皙暎小说创作的主题显得现实而深刻。

  197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黄皙暎几乎每出一部作品都能引起轰动。如描写劳苦工人和苛刻残暴资本家纠纷的小说《客地》、描写上世纪70年代南朝鲜急速工业化的《森浦之路》、描写朝鲜半岛分裂后南朝鲜白色恐怖的《韩氏年代纪》等,都涉及劳动人民和都市贫民,影响深远。

  从1974年到1984年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在《韩国日报》上连载了他的另一部长篇巨著《张吉山》。这部长篇小说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讲述身份制度崩溃、封建体制开始解体的特定历史时期,普通民众奋起抗争的民族解放史。小说蕴涵着大量的南朝鲜民族曲艺、民俗信仰和传统文化,被誉为是韩国小说的不朽之作。

  2001年,他出版了朝鲜基督教民杀害普通民众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客人》,作者在小说的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借用黄海道民间巫俗的演唱形式,分为12章,令人耳目一新。2003年黄皙暎又在小说的题材上拓展了一步,书写了一部反映东亚近代化进程中女性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沈清》。此外黄皙暎还翻译出版了10卷《三国志》。由于黄皙暎的突出成就,许多韩国人甚至认为他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黄东奎和黄皙暎是韩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笔下的韩国形象均脱胎于活生生的现实,均浸润着韩国人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评判。但韩国文学从世界和更小的范围——东亚来说都不甚突显,比起日本、印度等国家的文学,他们显然还与之有很大差距。即便韩国人认为应该获诺奖的黄皙暎的小说,也还仅仅是韩国人的“文学梦”。[NextPage]

  中国文学传统影响下的韩国文学

  在中韩文学关系史上,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始终产生着很大的影响。16世纪之前的韩国文学(朝鲜文学),主要是汉语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文学就是汉文学的一个分支。

  在近世朝鲜文学之前,韩国的古代诗歌创作受到了中国《诗经》以及乐府诗的深刻影响。例如,古朝鲜时代的经典汉诗《箜篌引》与中国汉乐府如出一辙。在韩国的三国时期,中国的五言古诗对它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新罗时期,有不少人创作时受到了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影响。近世朝鲜时期,由于当政者对《桃花源记》的推崇,陶渊明在当时声名远播。

  20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影响依然不小,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大文豪梁启超对韩国文学界的影响。比如,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论”传入韩国后,被各大报刊纷纷介绍。韩国人申采浩还据此提出了有名的“东国诗界革命论”。与梁启超一样,申采浩也把小说当成了革命的工具。在梁启超的著作《动物谈》的影响下,韩国著名作家、启蒙运动家安国善写出了小说《禽兽会议录》,与梁启超的主张相似。这篇作品一经问世,便成为当时韩国文坛典型的政治小说。

  鲁迅对韩国文学的影响也甚为深远。韩国最初接受鲁迅是在受到日本殖民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0年,小说家梁白华最早把鲁迅介绍到了韩国。韩国独立运动家兼诗人柳基石因为崇拜鲁迅而把名字改成了柳树人。1945年之后,韩国文艺界对鲁迅的接受更加活跃,诗人金光均还写出了名为《鲁迅》的诗歌。至今仍健在的韩国社会运动元老李泳禧一直把鲁迅称为“我永远的老师”,他本人也因在思想上与鲁迅相似而被称为“韩国的鲁迅”。

  另外,中国一些当代文学作家的作品在韩国也非常具有影响力。例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韩文版于2007年在韩国发售并热卖。之后它曾被搬上过话剧舞台。据说,韩国导演李在容正在筹划将它搬上银幕。

  进入20世纪以后,韩中两国都进入现代阶段,也都开始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但韩国接受西方的路径也是多以中国或日本为桥梁的。

  当然,接受影响并不等于成为附庸。韩民族开始用自己的文字书写作品的一刹那,标志着韩国文学时代的到来。韩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时调、歌辞、小说在韩国古代和近代文学中相继出现。

  进入近现代文学时代之后,随着韩国思想文化潮流的发展,韩国文学创作出现了一系列主题,其中就有自由独立与民主开化主题、为新文学理想而创作的主题、新倾向派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主题、现代主义文学主题、祖国光复与民族文学确立主题、战争、政变体验与个人反思主题等。这些主题均带有浓郁的韩国式风情和意蕴,即使别国或别民族文学中存在类似主题,但其中的风情和意蕴却是大不相同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韩国要通过国际图书博览会向全世界推介他们的纯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

  (实习编辑:王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