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新书《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火了

2008-07-16 18:58:25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抖露自己那身斑斓的羽毛——新书《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猛然“火”了

    一本出版社没有刻意做过宣传的新书《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猛然间“火”了起来,问世至今3个月,已进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图书销售前十名。在该书作者眼中,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真年代,这本书正是对这一纯真年代的生动回忆:“向光荣的80年代献上一曲朴素而喑哑的赞歌,兼为自己轻狂仓促的青春期做一个留恋又抱歉的手势”。

    记忆碎片  结集成书
   
    该书作者张立宪,人称“老六”,是生于1968年的“六八式”——所谓“生于60年代,在80年代经历青春,在90年代讨生活、在本世纪负责任”的一代。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就是一部“老六”私人的80年代微观史,该书由12章记忆碎片构成——关于麻将、关于校园、关于打架、关于毛片、关于评书、关于电影、关于足球、关于买碟、关于电脑……成书之前,不少文字先放在了网上,作者命名其为“记忆碎片”,这些“碎片”在网上的名头挺响,作者陆陆续续地写和发,每一个新“碎片”的出炉都会引人翻查之前的那些来温习。“老六”这样描述一代人心目中的80年代:“懵懂叛逆的青春,与时代激荡的风云一起左冲右突,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那是一个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们需要诗而诗歌也可以被大声朗诵的年代,那是一个渴望冒险而社会也为你提供变化可能的年代……对于我们而言,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互掏心窝  寻找知己
   
    在北京从事编辑工作的张立宪表示,从2002年开始写的“记忆碎片”系列,是他最珍视的写作成果。第一篇《关于麻将的记忆碎片》本来是工作任务,当时在成都找家网吧写了个框架,回京后顺了一遍给单位交差,并贴在“西祠胡同”网站的论坛上,还打印成长长的一卷向朋友炫耀。在他心中,对这篇文章“的确是很得意的”。此后,他在“西祠胡同”开了一个讨论版,名曰“饭局通知”,“那是一段意气风发的岁月,不管是新友还是故交,大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抖露自己那一身斑斓羽毛,相互掏着心窝子,寻找着气味相投的知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又写了毛片、打架、买碟、评书等记忆碎片”。
   
    张立宪介绍说,写作伊始,自己把“记忆碎片”定位成网络写作,在线写作的功利心不在于出书或挣稿费,而在于倾诉与倾听之间的互动。就这样,“记忆碎片”越攒越多,2003年结集出版,这次出版的《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是修订版。
   
    畅销原因  说法不一
   
    这本散文集貌不惊人,然而自今年5月问世以来已经两次加印,目前销量超过5万。关于这本书畅销的原因,业内人士说法不一,有的说这是一种新的写史方法,历史不应该是抽象概括的,微观的“个人历史”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台湾近年也出版了类似的图书,记录的都是作为个体的人在那个年代中对台湾社会的记忆。另有人说,这显然是一本怀旧的书,作者要怀的那个旧,其实也是整个社会想怀的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上世纪80年代具备了明确的青年特征:激情、迷茫,各种学说汹涌而至,关注一切精神层面的问题……对照那样的年代,21世纪显得更中年化,规矩,克制,稳定,成熟……面对如此现实,人人努力拼搏之余,都有心理脆弱的时候,需要放松,需要暂时逃离,就像忙碌一周,会在周末找家酒馆,求一次微醺。《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这瓶酒,就能让人们借怀旧的力量,集体微醺。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