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出版

2008-05-15 15:43:55来源:新华网     作者:

   


    李健新书《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从理论上较系统阐释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传记文学的特征、发展变化、精神内涵以及未来趋势。同时,梳理了新时期传记文学作品的种类与发展变化,总结了新时期传记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反思了我国传记文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传记文学发展趋势。该论文旨在总结研究新时期传记文学作品和传记文学理论发展状况,通过古今中外传记精品及传记理论的比较研究,探索在遵循传记文学历史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在世界前沿传记文学理论指导下创作出我国传记文学的精品。

    作者采取古今对比、中西对比等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新时期传记文学由相对冷寂到复苏繁荣的原因,对新时期传记文学作品和传记文学理论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反思了我国传记文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并尝试探索精品传记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特质和表象,特别是针对传记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和蕴涵着极大的精神力量的特性。作者对传记文学的精神力量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英雄主义精神及人类渴望回到崇高的价值追求。同时,还着眼传记文学是专门抒写个人的文学作品实际,从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发展的总体趋势中,分析和预示了重建人文精神将是传记作家和传记作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新时期传记文学作品的发展轨迹及理论嬗变。在比较研究中提出了“中国传记自古以来强调‘史传合一’,西方传记恪守‘史传分离’”的观点,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和优劣进行分析。

    同时,还提出了“传记文学将拥有新英雄主义精神及回到崇高的诗性与审美”,指出传记文学要借助大众文化传播精神、启迪人心。并就新时期传记文学传主形象的艺术突破进行了分析和挖掘,试图为优秀传记文学作品的出现指明方向。

    杨正润:《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序一

    李健的博士论文《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即将出版了,我真感到高兴。

    我认识李健是在一个传记文学的学术讨论会上,听说这位英姿飒爽的上校正在写传记文学的博士论文,就不由刮目相看;她研究的又是新时期的传记,就更使我感兴趣。传记文学的兴盛是世界性的潮流,传记研究是当代学术的核心课题之一。我国新时期以来传记文学取得重大成就,成为文学领域使人瞩目的分支,李健这个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也有点为她担心,这个题目也不好做:材料那么分散、收集十分繁难,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传记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可资参考的学术成果极少,十多万字的博士论文,写来谈何容易!

    不久李健送我一本她的散文集《漫漫寻你》,是写军旅生活的。我这样从来没有过军旅生活体验的人,读了以后感到非常新鲜。不过我更欣赏的是李健清新的文笔、细致的观察以及文字背后体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我虽然还没有看到她的论文,但开始有了信心。

    读了《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我不再担心而是感到喜悦。这部论文同《漫漫寻你》虽然是不同性质的作品,但也继续着李健的风格: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知难而上、勇于探索,她广泛收集了大量新时期的传记作品,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文本的细读,她读出了底蕴,她把当代传记同古代以及西方传记进行比较,辨析出新时期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轨迹,比如“史传合一”的特征和新英雄主义的精神、人文精神的重建和大众化的趋势,以及她对新时期传记得失的反思,这些都是国内学界还没有提出、或是没有进行过充分论证的见解。

    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中国传记正进入第二个黄金期,大量的传记作品涌现出来,其中自然难免良莠不齐,这就更需要理论的总结和指导,李健这部著作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她的敏锐的发现和她提出的问题,无论对传记作者还是研究者都很有参考的价值。对中国当代传记研究,李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健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她不甘平庸,几年前她从首都北京去西北高原求学,在兰州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现在她又去了东海之滨,到复旦大学做博士后了。《漫漫寻你》的最后写一位跋涉者,李健自己也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跋涉者,她永远不会满足。我相信:无论是作为记者、还是作为学者,她都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2008年3月29日秦淮河畔

    程金城: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序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记写作传统的国度,传记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而且成为特殊的文学现象。传记文学以其特有的纪实性、形象性、个体性、史料性乃至新闻性等特质,散发出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文体。传记对文学作品、特别对中国小说的创作意识、叙事模式、人物形象塑造、臧否评价角度等等产生了直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传记既作为历史事迹也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是自然形成的惯例,而传记进入文学史研究范围则是逐步约定俗成的共识。

    新时期以来,传记文学构成中国当代文学重要而特殊的部分,作者众多,读者面广,持续性长,影响面大,是中国传记文学前所未有的发展繁荣时期。不仅如此,传记文学本身也在发展中嬗变,传记的内涵、外延,传主的身份角色,作者的创作意识,传记创作技巧等等,都有全新的变化。

    传记文学的繁荣和深刻的变化是人们不难感受到的,那么,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究竟繁荣到什么样的程度?它发生了哪些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文学乃至文化领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传记创作存在什么问题?等等,这些带有整体性的问题,需要系统的梳理、研究、总结和理论概括。李健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应运而生,以其充分的现实性、系统性和探索勇气,弥补了研究领域的这一缺失。

    《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在总结以往传记文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丰富的资料和系统的分析、归纳,论证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传记文学的基本概况、发展轨迹、精神内涵以及未来趋势,探讨了传记文学创作的重要问题,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初步构建起了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其学术意义不言而喻。

    该著重点研究了传记文学的传主形象的变化与突破,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大全”式的英雄传记一统天下的局面遭到解构,从领袖将帅、文化名人、科学功臣,到体坛影视明星、商界成功人士、乃至平民百姓等等,甚至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在新时期传记文学中都得到了客观、公正、立体完整、栩栩如生的描述。这一看法揭示了传记文学在新时期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论著还研究了传记作者和文体多元化现象,以及传记文学题材领域的拓展等等现象;特别探讨了人文主义精神在传记作品中的体现,探讨了传记文学的诗性与审美问题,传记文学的市场化和大众化趋势问题,以及传记作家和传记理论家与世界传记文学领域的交流等等十分重要的问题。

    李健还对传记文学的一些深层理论命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学理研究,比如注意到中国传记“史传合一”传统与西方传记恪守“史传分离”的现象,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和优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传记文学将拥有新英雄主义精神及回到崇高的诗性与审美”的观点,指出传记文学要借助大众文化来传播积极精神、启迪人心。这些深入的研究,具体地展示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和理论各个侧面达到的深广度,分析了其内在的特质,体现出传记文学研究的新进展。

    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古今对比、中西对比等比较的观点和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新时期传记文学由相对冷寂到复苏繁荣的原因,反思了传记文学存在的问题;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既有对基本面貌的概括也有对重点作品的分析,大致展示出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立体图景。

    李健的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为推动我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从一个很重要的侧面拓展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范围和层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她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我为她的进步由衷高兴。而就传记文学的特质和它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来看,学术界对传记文学的整体研究与其他文体研究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不管是传记文学史的研究,还是传记文学理论的探讨,都有待于投入更大的精力,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们期待着李健新的收获。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