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赫鲁晓夫曾孙女写《想像纳博科夫》

2008-05-15 15:23:23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尼娜·赫鲁晓娃与纳博科夫的塑像

    赫鲁晓夫的曾孙女尼娜·赫鲁晓娃的新作《想像纳博科夫:艺术与政治之间的俄罗斯》充满了对俄罗斯在全球化时代如何进行文化定位的思考,混合了传记和自传的成分,甚至虚构了她与纳博科夫在瑞士促膝长谈。

    1956年,赫鲁晓夫警告西方:“我们将把你们埋葬。”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的曾孙女尼娜·赫鲁晓娃(НинаХрущева)则通过对一位已故大作家的思索,希望俄罗斯人更多地放眼世界,而不要被本土文化孤高于世的固执念头所埋葬。赫鲁晓娃的新作《想像纳博科夫:艺术与政治之间的俄罗斯》(ImaginingNabokov:RussiaBetweenArtandPolitics),2008年初同时在美俄两地出版(俄文版书名为“гостяхуНабокова”),充满了对俄罗斯在全球化时代如何进行文化定位的思考。它既是文学评论、也是文化批评,并且混合了传记和自传的成分,甚至虚构了她与纳博科夫在瑞士促膝长谈。

    在俄罗斯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中,固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其源头是对莫斯科第三罗马至尊地位的信念。19世纪诗人丘特切夫曾说:“你无法以心智去理解俄国。对俄国,你只能信仰。”在赫鲁晓娃看来,这种对俄罗斯无上精神的信念,往往成了国家落后的借口。俄国人更愿意耽于空想,而不是对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合理的个人主义从不为俄罗斯人所容忍,决定他们生命意义的,是命运或国家这样的外力。他们生活在一个理想化的、诗意的世界———“幼稚的俄罗斯天堂”,既不能也不愿付诸实际行动。

    赫鲁晓娃发现,这种情况若要有所改观,纳博科夫的小说或可成为捷径,这些写于50年前的作品,简直就是对当代俄罗斯文化和社会现实的预言。其人物,乃至作家本人的经历,都可为当代的俄罗斯提供一个不无裨益的参照。当年去俄赴美的纳博科夫不得不开始自我奋斗,重新确立个人生活的意义。同时,通过《微暗的火》、《阿达》和《普宁》等作品,他重新诠释了俄国小说的传说,将对个人苦难和集体生活的强调,转向对自我“幸福”的铸造。赫鲁晓娃认为,21世纪的俄罗斯正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英文的《莫斯科时报》5月8日刊出了对赫鲁晓娃的专访。她于1991年离开俄罗斯,入读普林斯顿。对一个俄罗斯姑娘,特别是赫鲁晓夫家的人来说,那就像“另一个世界”。是纳博科夫,帮助她离开了广阔而整齐一律的俄罗斯式集体主义,开始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负起责任。

    赫鲁晓娃认为,纳博科夫代表着“契诃夫之后俄国文学的新阶段。”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契诃夫,俄国文学中的主人公,大多沉溺于精神世界,就个人问题谴责着命运,苦苦思索,受苦受难。而纳博科夫将其主人公置于“正常的”生活,“拒绝将痛苦视作巨大精神深度的一种征兆。”

    赫鲁晓娃说,此书英文版和俄文版不尽相同,前者更像小说,后者则更像预言。她回忆不久前在莫斯科的首发式,“第一个提问是,‘幸福是什么?’在美国,人们不会问这样的问题。有时我们不快乐,生活一团糟,但美国人的态度是:‘没事儿,接着再来。’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浅薄———他们只是不需要一天24小时老想这些事。”

    但是,赫鲁晓娃也说,俄罗斯人不必因此放弃自己的特性,只是要吸收些别种文化之优。这些主张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世纪上半叶,俄国思想界就有过类似的争论,但赫尔岑和别林斯基等人关于个人主义的观点,在国民中从未产生广泛影响。这也正是赫鲁晓娃此前的忧虑所在。但她找到了纳博科夫,没有什么比他更好的载体了。俄罗斯人热爱阅读,尊崇作家,因此,理解起来绝非难事。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