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
著名作家张贤亮的随笔集《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 日前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预计本月底上市。
因1999年《青春期》后,张贤亮便未推出新作,于是这本书号称“十年磨一剑”作品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新书向改革开放敬礼之作
中国海关出版社阅微学馆即将推出刘心武、蒋子龙、张炜、张抗抗等名家随笔文丛,张贤亮的《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是其中的一本。
张贤亮说,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他选在这个时机推出新书,“一方面是向改革开放致敬,因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今天还算不错的事业;另一方面,我想把这些年来我的经商、管理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倘若有人从中获得启迪,那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对于书名《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张贤亮解释说,这个书名体现了该书与此前出版的其他任何人的随笔集的不同。“我有多重身份,我当了25年的政协委员,有25年的参政议政经验;我是作家,对人对事有独到的视角;我还亲自操办企业。因此我比一般文人在身份上更多元化,我的思路肯定和别人不一样。”
创作
80岁后开始写自传
从1992年张贤亮逐潮“下海”经营镇北堡西部影城以来,伴随着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他的小说越写越少,距离上一部长篇小说《青春期》,他已经10年没有出版长篇小说了。许多关心张贤亮的读者认为,张贤亮恐怕已经被金钱奴役,无心也无能力继续创作了。
对此说法,张贤亮并不介意,他哈哈一笑反问道:“难道一个作家写出了作品就必须出版吗?难道你没有看到我的作品,就证明我没有创作吗?事实上,这些年我仍然在不断地写文章,小说也没有落下。”张贤亮说,目前他已经写好了一部关于五代人的家族史长篇小说,它的时间跨度为100多年,讲述了一家五代人的人生命运。
张贤亮透露,手头的这部作品将是他的长篇小说封笔之作,打磨好后他大约也快到八十岁了,“等到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写自传,现在不好写。”
文学
50年代的“80后”
张贤亮因发表《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等一系列作品而声名鹊起。
由于年事已高,加之写作、经营事宜,张贤亮对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关注甚少,对于包括韩寒、郭敬明等在内的80后作家,他也只是有所耳闻。“我知道他们的一些事情,年轻嘛。和他们相比,我可是上世纪50年代的"80后",在日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我被记录为"曾是不良少年",多冤啊。”张贤亮感慨地说,“如今的"80后"真是赶上了好时光,我真是羡慕。”
经商为挽救财产被迫上梁山
1992年,当时已经是宁夏文联主席兼宁夏作协主席的张贤亮,为什么会有了“下海”的念头和行动?回忆当年的情景,张贤亮说,恰逢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全国掀起了党政机关以及群众团体发展第三产业的热潮,宁夏文联也得办第三产业,他就响应了号召。
“可是当时宁夏文联没有钱,怎么办呢?我就用我卖外国译本的外汇存单做了抵押贷款。谁知道1994年,政策有变,说中央党政机关以及群众团体要与"三产"脱钩,于是债务就都落到了我身上。为了挽救个人财产,我被逼上梁山,一不小心成为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张贤亮说,1995年他就把银行的债务全部还清了;与此同时,现代企业机制建立了,公司进入良性循环,他就慢慢把企业做大做强。谈及镇北堡西部影城,张贤亮说,他早已将该影城的定位从早前的影视基地转换为了旅游景观。
张贤亮说,现在他觉得他最大的财富就是比一般人拥有丰富的人生感受和经历,“我的人生经历其实就是一部厚重的小说,我至此足矣。”
(编辑: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