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秋水堂”做书斋名号者,有明朝上海王国材与清代杭州高景潘二氏,从时间上说,离今天业已百余年。而当今另有“秋水堂”者,是设在哈佛的一处书房:此间盘桓萦绕皆是中国古代诗词,夫妻唱和大有人间仙侣况味,笑语情怀都系中国山水。又有“宇文秋水”为笔名,秋水伊人那份鹣鲽所求大抵只在与夫君“宇文所安”的中文名字呼应寄情,令人遥想到
田晓菲新书《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文版初稿,为2000年所编写的讲义,按作者《中译本后记》所言:“其中包括对手抄本文化的反思,对陶集版本的考察,以及陶渊明诗文的笺注与评论。”可知此书围绕陶渊明而展开。不过此书虽以中文写出初稿,却以英文先期由华盛顿大学于2005年10月出版,嗣后再经英文译回中文,颇费一番周折。从叙述与文辞来推测,秋水堂“宇文”一门近年在写作上似乎互受影响,从《尘几录》行文风格来讲,中国式的典雅造句被代之以西方的叙述语言,与宇文所安《追忆》中文版对照,庶几近之。这种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用西方语言表述,好处是能在旧见解上阐释出作者的一些新意,劣处是文辞生涩与过分演绎发挥,常令读者一头雾水。不过宇文所安几部中文作品皆为他人翻译,而翻译者在语句表达上不免偏离原作者的造句水准,到底有所遗憾。这回《尘几录》由作者自己翻译,或可看作田晓菲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尝试,读者大可借此体验到哈佛课堂上西方语境下的中国古典文学所得之趣味。
《尘几录》全书分六章,另有“引言”和“结语”,及三章附录,总约28万余字。作者在“引言”中说:“《尘几录》的主要目的,是勾勒出手抄本文化中的陶渊明被逐渐构筑与塑造的轨迹。”可大概揣测作者写作此书的本意。而书名“尘几”一语的原由,套用“校书如拂尘,旋拂旋生”得来,含有校雠之意。其实《尘几录》所谈论手抄本在传抄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的问题,早是普遍现象,《诗经》多种版本的研究,似乎早有定论,而田晓菲将这种研究放在陶诗上:“本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颠覆对陶渊明的种种固有的看法,而是希望给这些看法增加厚度和深度,使我们最终认识到手抄本文化的世界是如何变动不居”,显出她的旨趣。以她五岁习古诗的功底,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与阐释当非同等闲。
按我们以往阅读田晓菲的文字经验,觉得她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造诣,两相比较,我还是觉得《秋水堂论金瓶梅》那样的文辞大可一赞。换作《尘几录》,倒是觉得言辞上颇多别扭,譬如对“文本”一词使用,似乎作者只限定原稿,按此理解当然过于单纯。文本大抵包括原稿、稿本、手抄本、刻本等,因此作者在书中谈及文本意义则难以表述清楚,颠覆陶渊明千余年来的传统印象,倒作得有些近乎陶诗赏析。市声远去读陶潜,原本是件闲雅的事,陶渊明悠然意境大抵早已成为陶诗雅趣怡然的象征,正合乎读者心中的美好寄托。这样说来,手抄本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修饰,其功不可尽废矣。
(编辑:萧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