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手稿 苏非舒供图
苏非舒
在“诗歌论斤卖”之后,诗人兼策划者的苏非舒又开始了他对诗歌的又一次“探险”——拍卖自朦胧诗以来的中国101位当代诗人的诗歌手稿作品,其中包括顾城、郭小川等已故诗人,我省诗人伊沙也有两件作品参与。拍卖会将于10月27日在北京举行。参与拍卖的手稿最高起拍价达28000元,最低起拍价为5000元,尽管诗歌的冷清与这样的高价对比鲜明,但仍有不少人对该活动表示支持。
101位诗人手稿等待竞拍
在文学被不断边缘化的时候,诗歌更为“落魄”,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它似乎已经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诗歌手稿拍卖来得确实有点突然。活动策划人之一的苏非舒介绍,在“诗歌论斤卖”惨淡经营时,活动主办方开始筹划“全球首届‘中国汉语诗歌’诗人作品手稿拍卖专场”。从7月底开始,他开始收集自朦胧诗以来的中国当代诗人的诗歌手稿作品,具体的方法则是挨个儿打电话,说服全国各地的诗人拿出自己的手稿参加这次活动。“很多人不赞同,不愿意参加,觉得诗歌手稿拍卖根本不会有市场,没什么意思,这个我也能理解,很正常。但后来我统计,我打过电话的大多数诗人都寄来了他们的手稿,他们都支持我。”苏非舒说。
据了解,此次诗歌手稿拍卖与其他艺术品拍卖程序、规则等完全一样,拍卖公司拟定拍卖合同,从最后的拍卖价格中扣取一定佣金后,拍卖所得归手稿原持有人。
主办方原计划收集七八十位诗人手稿即可,没想到最后收集到了101位诗人的183件手稿,苏非舒说这个“101位”只是一个偶然的数字,不是刻意为之。
手稿最高起拍价达28000元
经过努力,主办方还收集到了已故诗人郭小川、顾城的手稿。被称为“共和国第一代杰出诗人”的郭小川作品《女性的豪歌》的手稿写于1936年—1937年间,拍卖公司给出的起拍价位20000元,“童话诗人”顾城的作品《河滩》的手稿写于1981年,起拍价达25000元,其同年创作的另一作品《在这里,我们不能相认》的手稿起拍价20000元。“这不是他们的代表作,但手稿的价值却很高。”苏非舒说。而对两位已故诗人手稿的来源,他却守口如瓶,不愿透露,但肯定是诗人的“真迹”,他称自己也是花费很大精力收集到的。
但25000元并不是此次的最高起拍价,朦胧诗代表诗人梁小斌创作于1980年的作品《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均是其代表作,曾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起拍价高达28000元,也是本次手稿拍卖的最高起拍价。
伊沙:冷场无妨,让诗歌成为热点就是贡献
我省诗人伊沙也有两首诗歌的手稿参加此次拍卖,其中伊沙创作于1988年的代表作《车过黄河》、创作于1990年的作品《饿死诗人》手稿起拍价均为20000元。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伊沙,他说自己知道此事,但不知道具体的起拍价。
因为我国之前没有过诗歌手稿的拍卖活动,所以对拍卖公司所定的起拍价没有办法衡量是高是低。“其实我挺悲观,会有人拍吗?这活动听起来挺有吸引力,很新颖,但是人都很理性的,现在诗歌是冷点,我也是理性上支持,拍卖的目的也是为了诗歌的发展,用这样的方式刺激大家,制造热点,诗歌才能吸引来大家的关注。”伊沙说,“对拍卖的结果,无所谓吧!冷场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吸引大家就是额外的收获。”
当记者告知伊沙,郭小川、顾城的手稿也在此次拍卖之列时,他高兴地说,“101个诗人的手稿,说明几乎整个诗歌界都在支持这件事,而且还有郭小川、顾城的手稿,一听到他们我就有信心了,他们肯定是有号召力的。”
伊沙笑着强调:“拍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大家的关注。”(记者 狄蕊红)
(编辑: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