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诗人郑敏:带着诗的语言行走与飞翔

2022-01-10 21:31:5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刘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当代著名诗人、批评家郑敏(1920-2022)被誉为中国文坛的“常青树”与“寿星”,她是百年现代汉语诗歌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当代著名诗人、批评家郑敏(1920-2022)被誉为中国文坛的“常青树”与“寿星”,她是百年现代汉语诗歌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郑敏于1920年7月18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闽侯),1939-1943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本科论文是《论柏拉图的诗学》。虽主修哲学,但郑敏在大学毕业前已在《明日文艺》、《大公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新诗,师承冯至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冉冉升起的西南联大诗群“三星”之一,其余两位为穆旦与杜运燮。郑敏的第一本《诗集1942-1947》列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十册(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是她前期诗歌创作的汇集。

  大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郑敏远赴重洋,于1948—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攻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师从英语系17世纪英国文学主讲教授威伯斯特(C. M. Webster),论文是《论多恩的爱情诗》(The love poems of John Donne)。她与童诗白(1920-2005,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电机系博士毕业,后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在1951年结为夫妇,居住在纽约。此时郑敏自费学习声乐,求教于朱丽叶音乐学院的泰乐教授。


郑敏1952年的硕士论文封面,刘燕提供


郑敏1952年硕士论文扉页,刘燕提供


 2011年“布朗大学北京校友会”举办“郑敏诗歌朗诵会”,刘燕提供


  1955年6月,郑敏夫妇回国,郑敏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美文学研究。1960年她调至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工作;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开设英美文学、西方文论、解构主义文论等课程。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九叶集》(收入王辛笛、曹辛之、唐祈、唐湜、陈敬容、杜运燮、袁可嘉、穆旦、郑敏九位诗人40年代的诗作),沉默了三十余年、年过六旬的郑敏作为“归来者”之一,重返文坛,开始了其诗歌创作的“第二春”。

  1985年9-12月,应美籍华裔学者、诗人叶维廉的邀请,赴圣地亚哥的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访问,用英文教授“中国现代诗歌”课程。1986年2-6月,作为美国科学院对华学术交流委员会(CSCPPC)的特邀学者,郑敏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Columbia)、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阿波利斯分校,并被聘为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名誉研究员。她还参加了在美国西岸加尼福尼亚举行的中国新诗巡回朗诵演出,获得圣河西市(San Jose)的“名誉市民(Honorary Citizen)”;入选英国《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和《国际妇女名人录》。

  受益于频繁的访学和对外交流,郑敏阅读并翻译出版70年代后的美国后现代诗歌,思考东西文化与诗学之间的对话、互补与融通。由于接触到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潮,郑敏开始用解构主义理论反思20世纪汉语文化与汉语诗歌的问题,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结构—解构”诗学与思维方式。她越来越关注诗歌创作中的“无意识”和“开放的形式”,旨在表现“不在之在”与“道”之玄学境界,其诗歌创作和诗学融合了中国古典道家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结构—解构)精神。

  哲学、诗歌、音乐构成了郑敏生命与创作思考的不可缺的“三位一体”。她出版有《诗集:1942-1947》(上海1949)、《寻觅集》(成都1986)、《心象》(北京1991)、《早晨,我在雨里采花》(香港1991)、《郑敏诗选1979-1999》(2000)等诗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北京1982)、《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北京1998)、《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1999)、《思维·文化·诗学》(郑州2004)等批评文集;译著《美国当代诗选》(长沙1987)。2012年六卷本《郑敏文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代表诗作入选《九叶集》(南京1981)、《八叶集》(香港1984)等。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郑敏的现代诗首先在美国被翻译为英语,后逐渐被译为法、荷、瑞典、日、韩等多种外语,入选《兰舟:中国女诗人集》、《企鹅女性诗集》、《哥伦比亚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集》等权威的世界文学经典选集。这得益于许芥昱、张明晖、叶维廉、也斯、钟玲、奚密、汉乐逸、杜博妮、赫伯特·巴特、谢尔顿·齐特纳、艾哈迈德·阿里、何丽明、秋吉久纪夫、黄智裕等一批翻译家、诗人与学者的大力译介与研究。如日译版《郑敏诗集》由秋吉久纪夫翻译,日本土曜美术社1999出版。秋吉评价道:“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郑敏的诗歌都具有极其深厚和复杂的情感,并在东方与西方文学的两岸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郑敏一直聚焦于汉语诗歌的现代命运和新诗的主体身份,对西方文化、古典诗学和道家传统进行了积极的阐释与转化,在十四行诗、组诗、图形诗、语言诗、结构-解构诗学等方面不断开拓,承上启下,促进了现代汉诗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型与探索,她是继冰心之后中国更为长寿的女诗人,见证了中国现代女性走向独立自主、自由解放的跋涉之路。令人瞩目的是,郑敏坚守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清醒的判断力,不断自我超越,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创作力。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汉学家贺麦晓(Michel Hockx)指出郑敏诗歌受到了歌德、里尔克等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诗歌、冯至的十四行诗、中国古典传统中“气”诗学的综合影响,其独特之处在于她与流行一时的政治、社会宣传保持着疏离感,具有苏格拉底式的智慧和超越精神:“永远认识你自己……人生就是一出戏,有二个自我,一个自我在人间,另一个自我从空中俯瞰。”

  似水流年,人们愈来愈发现以郑敏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诗的魅力与价值。2000年7月,全国语文高考试题中出现了郑敏发表于40年代的成名作《金黄的稻束》,这首诗继而被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这极大地推动了年轻人广泛而深入地接受、理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郑敏说:“很多学生对这类手法较为复杂的诗歌接触得不多,平时在课本里也见不到。这种考题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诗歌的种类和风格,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引导他们理解和鉴赏这类诗歌,这本身是很好的。而且,这也是一种对学生理解深度的一次挑战,而我的诗只不过是一个例子。”

  荣誉接踵而来,2006年郑敏获得中央电视台新年诗歌会授予的“年度诗人奖”,被誉为“中国女性现代性汉诗之母”。2018年郑敏获得中国史学学会、中共四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玉润四会”首届女性诗歌终身成就奖,授奖词提及:“作为中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九叶派’唯一在世的诗人,您是诗坛的常青树。您在哲与思之间游走,在东方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间寻找到了独一无二的诗艺之路。您以厚积薄发的词语和平静深邃的情感涂填诗神丰饶的秋天。您笔耕不缀,在经年累月的持续创作中,绘出了诗歌最绚烂的华章。”

  在中国新诗百年的世纪回望之际,2017年10月,在画家、诗人杨佴旻博士的主持下,“北京文艺网”诗人奖组织委员会”一致授予郑敏获得“2017年度北京文艺网诗人奖”。诗人食指亲自为郑敏颁奖,杨小滨教授发表授奖辞:“她是一个坚韧的独立思考者!她是东方和西方共同的女儿!她永远远眺,永远思考人类的命运!作为百年新诗的重要诗人,‘九叶诗派’诗人郑敏先生在新诗的历史光谱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代表了从白话诗出发而历经的中国现代诗向当代诗转换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一位在东西方文化交界处不倦探索的诗人,郑敏也大量吸收了欧美现代主义写作资源,将‘横的移植’与‘纵的继承’融合在一起,为汉语现代诗的发展树立了典范。”高龄97岁的郑敏亲临现场,发表感言:“我只是我们诗歌界的一位幸运之人。我们的诗歌有着极大的潜力。……我们走过长长的路,我们确实要回首看看,尽量写出我们的感慨和感受,让我们的后辈知道我们的一切都不是很随便地就得到的,我们的民族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各种各样的困难的历史阶段,还能唱出最令人鼓舞的诗,这是我为什么喜欢新诗的原因。”


  2017年度北京文艺网诗人奖现场,郑敏与杨佴旻合影,刘燕提供


2017年度北京文艺网诗人奖现场,部分参与者合影,刘燕提供


  2000年是当代著名诗人郑敏的百岁诞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刘洪涛教授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刘燕教授一起策划,编选了郑敏的6首代表诗作,以汉英双语形式发表在美国俄亥俄大学主办的《今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Today)2020年第2期(总第9卷)。郑敏的英语简介由刘燕编写,《音乐》(Music)、《金黄的稻束》(Golden Rice Bouquets)、《渴望:一只雄狮》(Desire: A Lion)、《流血的令箭荷花》(Bleeding Orchid Cactus)、《缘》(Fate)、《风筝》(Kite)等6首诗歌的英译者是香港年轻女诗人何丽明(Tammy Ho Lai-Ming)。感谢《今日中国文学》授权北京文艺网发表郑敏双语诗6首,以享读者。


今日中国文学封面2020,刘燕提供


今日中国文学英语简介2020,刘燕提供



今日中国文学英语诗歌1,刘燕提供


今日中国文学英语诗歌2,刘燕提供


今日中国文学英语诗歌3,刘燕提供


诗人远行,诗思永存。正如郑敏在《诗的话语在创伤中》写下的诗句:“造物没有允诺任何生命长在/恒温与不变的蓝天、海洋/一切生命带着自己的创伤/带着诗的语言行走、飞翔”。


  2022年1月7日北京送别郑敏,刘燕提供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