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写乡村世界的散文创作领域,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乡村到底是什么样的?28日下午,在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襄阳市文联举办的“谢论散文创作研讨会”上,湖北省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湖北散文家谢伦的乡土题材散文创作,从美学观念、创作技巧及价值立场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研讨会现场。记者周璐 摄
书写乡村小人物,抒发对生命、爱、美的礼赞
谢伦的散文大多是以故乡为背景,而故乡是以曾与他朝夕相处的人的来呈现,他的作品中有兽医站的快刀吾、放蜂子的老陕、烧窑的张窑匠、铁匠孙五、做豆腐的阎老西儿等等。专家学者们认为,谢伦乡土散文写作中擅长运用小说笔法,书写乡村小人物的命运,抒发对生命、爱、对美的礼赞,突破了流行散文的模式,是成功的跨界写作。
评论家叶立文在分析当下乡土题材写作现象时指出,有不少散文家在书写乡村世界时,都有意无意地迎合西方中心主义者视角“东方主义趣味”,让我们读到了太多表现原始乡村和丑陋人性的作品,“这种思维定式无疑污名化了中国的乡村”。还有一些人刻意诗化、神化乃至乌托邦化乡村世界,“他们的笔下充斥了袅袅炊烟、依依杨柳、牧笛孩童和小桥流水之类的意象。这样的乡村形象不仅不真实,而且还固化了乡村的文学书写。”叶立文认为,谢伦的散文突破了这种固化的乡村叙述,“他笔下的乡村,是由丰饶的土地和鲜活的人物所构建起来的乡村世界,是由无数中国故事所讲述出来的真实的乡村”。
俯下身子,才能写出凝聚人民力量的作品
“多年来一直在扶贫攻坚的最前端跑,我亲眼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谢伦希望将这些变化过程中的华彩乐章通过他的镜头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被巨变中的江河浩荡,不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所感动和震撼,“我想再以一个作家的姿态,去做一个在场者、参与者,用文学的方式去做更深入、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呈现,争取能写出更多的真正反映群众心声、凝聚人民力量的作品来。”
谢伦多次深入大薤山红军村、苏区村、断石口村,记录脱贫致富政策下大薤山人们的生活改变,写出了反映扶贫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大薤山记》。
谈到深入生活体会时,谢伦说:“俯下身子,多听听百姓的说法和想法,我以为是每一个写作者都应具有的道德良知和社会担当。”
谢伦近照。
谢伦,湖北枣阳人,当过农民、工人、新闻记者。1997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散文集《黄昏里的山冈》《一些被风吹过的事物》,曾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集奖、第五届湖北文学奖、第八届屈原文艺奖等奖项。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