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张爱玲自传小说《小团圆》将在台湾出版

2009-02-13 09:34:27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台湾皇冠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小团圆》封面

  自传小说《小团圆》是张爱玲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按照张爱玲遗嘱,小说手稿应该销毁,不予出版。早报记者日前获悉,这部备受张迷关注的小说即将于2月23日由皇冠出版社在台湾地区正式出版,而大陆简体版何时出版还是未知数。

  张胡恋的张氏表达

  《小团圆》的官方发行日期为2月23日,目前台湾各大网络书店都已经开始预售。而拥有张爱玲小说大陆简体中文版版权的新经典公司昨日告诉早报记者,对于《小团圆》的出版并不知情,也尚未取得版权。《小团圆》在大陆的出版可能还需时日,不过《小团圆》终于见天日的消息,还是令张迷兴奋不已。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宋淇、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等少数人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张爱玲曾抱怨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中写他们之间的事“夹缠不清”,在《小团圆》中读者可能会看到另一个版本的张胡之恋。

  但张爱玲自己对这部小说反复修改,一直不满意。1976年林以亮在《私语张爱玲》中提到:张那时写了一个新的中篇《小团圆》,“《小团圆》正在润饰中。” 《小团圆》初稿写成之后,张爱玲曾幸福地告诉挚友:“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1993年7月30日,张爱玲致信平鑫涛,“《对照记》加《小团圆》书太厚,书价太高,《小团圆》恐怕年内也还没写完。还是先出《对照记》吧。”张爱玲本人一度同意将《小团圆》在1994年2月的“皇冠四十周年庆”时刊出,与《对照记》合集出单行本。
 
 但随着张爱玲本人身体不佳,其写作进度非常缓慢。1993年10月8日,张爱玲在给平鑫涛的信里说:“欣闻《对照记》将在11月后发表,《小团圆》一定要尽早写完,不再会对读者食言。”12月10日,张爱玲在给平鑫涛的信里说,“《小团圆》明年初绝对没有,等写得有点眉目了会提早来信告知。不过您不能拿它当回事,内容同《金锁记》与《私语》而较深入,有些读者会视为炒冷饭……” 《对照记》单行本于1994年6月出版,成为张爱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

  “《小团圆》要销毁,否则会惹非议”

  自1970年代开始创作《小团圆》,20年间已几易其稿,但在遗嘱中却要求将手稿“销毁”。在现存的张爱玲写给宋淇夫妇的一封信中,除了写明遗产处理问题外,还要求“《小团圆》小说要销毁”,并“不想立基金会作纪念”。张爱玲过世之后,张爱玲的遗物寄到了宋淇家中,遗物中,尚未完稿的《小团圆》有好几个版本;虽然张遗嘱中注明“销毁”,但张爱玲的好友平鑫涛和宋淇却同样“舍不得”。宋淇之子宋以朗此前曾透露,1967年,张爱玲寄《小团圆》初稿来,当时宋淇写了六页纸的复信,认为这作品不能公开,其中一点理由就是读者看了,不会注意其文学价值,只会认为作者是在写自己的经历,并可能引起非议。

  对于《小团圆》的出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表示,他之前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得知了皇冠可能会出版这部张爱玲并不想发表的小说,“但居然这么快就出版了,还是令我非常意外”,“这部小说的出版对研究张爱玲肯定有很大帮助,毕竟之前除了少数人谁都没有看过这个文本,但也不必期望太多。”对于皇冠的“违约”出版,陈子善说,虽然张爱玲本人并不希望发表,“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当然很希望能阅读到这部小说。”而对于小说的出版过程,陈子善表示目前还不太方便透露。

  相关链接

  张爱玲遗作出版发表记

  2004年2月

  台湾皇冠文化集团在其50周年社庆之际,推出张爱玲的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这是一部仅有2万字的未完成的小说。

  2005年

  学者李楠意外发现上海《小日报》于1947年5月16日至31日连载了署名张爱玲的小说《郁金香》,后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8年

  4月号《皇冠杂志》发表了张爱玲遗稿《重访边城》,这是张爱玲生前唯一写台湾的文章。

  相关介绍

  网络预售宣传

  读中国近代文学,不能不知道张爱玲;读张爱玲,不能错过《小团圆》。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因为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坠入张爱玲的文字世界,就像她所写的如“浑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难以自拔!

  (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