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翁敏华: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2009-01-25 16:15:38来源:    作者:

   

  ——漫谈中国的年节文化——

  翁敏华教授在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的演讲

  翁敏华  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元明清戏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著有论文六十余篇和学术著作《中国戏剧与民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等十三部,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共发表逾百万字,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为什么要过“节”

  要不要过传统节日,涉及到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里有一个精神血脉、文化基因的问题。恢复和传承传统节日,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传统节日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热门话题。比如,今天我们究竟还要不要过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意义何在?怎样过传统节日?等等。

  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

  节日的“节”字,原本是竹字头的(節)。节,原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它比竹竿的其他部位更凸出。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是引申义了。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我们祖先原来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好比竹节部分,就是我们不肯让所有的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这么几个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当然,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一个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叫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り”,突出节日活动;但都不如汉语的“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些“小节”,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等等,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在奇数复叠的节日序列里,三月三最为衰弱。古人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又名“元巳”、“三巳”,据史载,早在西周时即已存在。汉代正式列为节日,魏晋后定日期为三月初三,故又名“重三”。杜甫有《丽人行》诗记其在唐代盛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自宋代开始衰弱,直至消沉不彰,弄得现代大学生不知道三月三为何物,只会答曰:“哦,三月三啊,日本的女儿节吧?”

  要不要过传统节日,涉及到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全球化进程,引起了人们文化的不安感,产生了一种认同危机。所以,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更加普遍和迫切。列宁曾经说过:“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我们今天,以什么名义,想想过去,看看未来?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复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同窗缘)?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首先,她有时间上的悠长,许多节日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次,她有空间上的广阔,她可以成为大江南北、港澳台大陆、中日韩越东亚汉字文化圈共同的话题。

  这里有一个精神血脉、文化基因的问题。恢复和传承传统节日,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守不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就会成为失忆的灵魂,找不到回家的路。失去根基,一切创造就无从谈起。而这样的创造,是我们新时代的闪光点。新时代需要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保护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现在的生存和走向未来,意义重大。

  中华文化的振兴,从传统节日文化重建做起。以传统节日为首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社会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和奋斗“数典不忘祖”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史这棵大树上的文化年轮。它们是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认同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与我们今天正面临的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是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同自己历史对话的手段。总之一句话,它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原文化的哲学观、美学观的历史文化活化石。

  中国新年“特”在哪儿

  新年的主题是:除旧迎新,给人以新的希望,新的奔头,给世界以新的目标,新的气象。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就是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现在物质丰富了,节日“特”在哪里?我提倡DIY过年节,自己动手。这里面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

  在传统节日序列里,国人过得最为热闹、传统保存得最完善的,要数一年之首的春节。人们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燃焰火,除夕之夜阖家团聚吃年夜饭,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兼守岁,给小辈发压岁钱。大年初一出门拜年,近年又有利用年节长假外出旅游,可以看作传统“走三桥”、“走百病”的现代演化。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年节是中国人的第一大节,不光是居住在中国本土的人们,而且包括全世界的华人,甚至包括尊重、欣赏中华文化的外国人士,都十分重视这第一节日。此“第一”之谓,既是一年中时间序列排在最前面,更是规模最大、得到人们最大重视的意思。

  今天,过“中国新年”的,不光是居住在中国本土的人们,而且包括全世界的华人,甚至包括尊重、欣赏中华文化的外国人士。

  中国人的新年,民国以后叫春节,以前叫元旦、元日、元辰、元正、正元、新正等等,它是一个个循环往复的年的界线,新旧交替的界线,所以它的主题是:除旧迎新,给人以新的希望,给世界以新的目标。因为是一年的第一天,人们非常重视,朝廷要举行朝会,民间则有祭祖、敬老、拜年等活动。

  旧中国民间,人们又传说“年”是一头怪兽,年尾出来吃人,各地的这一民间传说还有地域色彩:有山的地方说年兽“住在山上”,除夕夜下山来祸害人畜;靠海的地方说年兽“住在海底”,快过年了爬上岸来残害生灵。所以人们除夕不敢睡觉,要“守岁”,守住自己的年岁就是守住自己的生命。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帮助他们压住年岁。贴门神、挂桃符、行傩祭、放鞭炮,都是为了吓走年兽。第二天大家再见,不管认识不认识,互相道贺:恭喜恭喜,恭喜你还活在世界上。这表现了人类一种忧患意识:人生在世,不会只有吉祥没有灾难。人们用年节这个时点,给大家提那么个醒。巴赫金说:“死亡和再生、交替和更新的关头总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素”,这一点,在年节习俗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NextPage]

  翻检年节的文化传统,似乎还有许多属于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元素,值得复兴和发扬。

  现在过年习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北方的饺子(麦作文化),南方的年糕等(稻作文化),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首先要“万众一食”。一年中有这么几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吃一样的东西,实在是文化认同感的需要。韩国日本也有特殊的节日食品,韩国南部吃“饼汤”(稻作文化,汤年糕),北部吃“打糕”(麦作文化),日本全国都属于稻作文化,吃圆形的“镜饼”,小男孩先要背镜饼以成为大力士。

  另外,服饰是更加外在、更加一目了然的文化标识。我们缺乏节日盛装,缺乏很有民族特色的让人有认同感的服饰。韩国人穿韩服,日本人穿和服,我提倡文化上的“拿回主义”,是不是可以从和(唐)服里取回一些传统元素,糅合进现代服饰之中。眼下,可以穿汉装、唐装或旗袍,最好是锦缎的。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梅花是中国新年节物。梅花与中国第一大节联系在一起,理当成为中国国花。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

  韩国人把新年称为“岁首”、“元日”等,以崭新的姿态,以及谨言慎行,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在韩国人心目中,新年是很庄重的日子。新年里有许多有意义的活动。着新装就是第一项。妈妈于年前就做好了全家人的新衣,大人的袍子、衣裤,还有布袜,孩子的七色缎小袄,还有放压岁钱的花兜。正月初一一清早,大家早早起床,洗刷完毕,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盛装出门去,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把年节气氛酝酿得浓浓的。在家里的厅堂里,全家人按次序排好,桌上摆好年酒年饭,首先向四代以内的祖先叩首祭拜,举行简约的祭祖仪式,叫“茶礼”。接着拜年,年轻的向年长的拜,家里完毕向家外的亲戚、邻居、朋友拜,依次进行,互相以吉利语祝贺、问候。

  过去韩国人的酒都是自家酿的,用秋天收获的最好的米和大麦酿酒。饼汤是新年的节日食品,还有蒸糕、打糕、片糕等。韩国家庭一般都是母亲亲手做的,韩国人说:有“妈妈的手指味”的糕,与众不同。

  日本人管压岁钱叫“年玉”,一般由长辈赐给小辈,有的地方则起源于年神赐福的观念,年玉就不一定都是金钱,像鹿儿岛农村,由一村民扮演年神,走家串户地向孩子们发放称为“年玉”的年糕。有的地方则将供奉在神前的小石子叫“年玉”,分给前来参拜的人。

  日本新年有汲取“若水”(年轻的水)的习俗,一般由一家之主去汲,或者长子去汲取。少数地方也有女性承担这个任务的。汲取来的若水一是供神,二是人饮用,说可以去除旧年的邪气。这一习俗,有研究者认为是“直接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确实,新年汲新水的习俗,中国自古就有,至今保留在乡村社会。有些地方已经发展成水神崇拜。有意思的是,有汲新水习俗的地方,全部都是水稻耕作文化区域,所以这一风俗,完全可以看作稻作文化的一种。

  日本人家新年时要在门上挂“注连绳”,也是来源于中国又有民族化改造的年俗。中国汉代人过年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并悬“苇索”以示“御凶”,注连绳即来源于苇索,但制作的材料变了,改为稻草,出自于对稻米的崇拜心理。

  中日韩三国年俗中都有桃木辟邪的意味,中国的桃符———春联,韩国处容形象帽子上的桃枝桃花,日本追傩中用的道具桃弓苇矢。日本很早就从中国引进桃,弥生时代的遗址就发现过中国特产的黄桃仁,后来又有毛桃、姬桃、冬桃、水蜜桃等,桃木辟邪俗信估计是与桃一同,由中国江南引进的。日本的记纪神话里,祖先神伊邪那崎命被妻子伊邪那美命追赶,摘了三颗桃子打退了妻子的黄泉军。民间故事《桃太郎》,塑造了一个从大桃子里蹦出来的民间英雄桃太郎,打鬼岛大获全胜。桃太郎在日本的角色和地位,与中国的钟馗、韩国的处容相近。

  中国人吃饺子的时候,日本人吃荞麦面。中国人虽然崇尚虚岁,说过了年就大一岁了,但没有把过年当作个人之生日的;日本人虽然讲实足年龄,却把过年当生日,吃“长寿面”,细长而有韧劲。“杂煮”也是新年食物,萝卜、山芋、胡萝卜、蘑菇、海带等,有的加鱼,有的加大酱,一定还有切成小块的年糕。日本年糕(镜饼)的吃法,有赤豆煮、黄豆粉拌、青菜煮、沾白糖、油煎等,与中国宁波一带(古称明州)何其相似乃尔!

  传统年节文化有哪些还值得我们今人记取和传承发扬的呢?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就是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现在物质丰富了,节日“特”在哪里?我觉得,可以“倒”过来做文章。现在过日子太容易了,那么在节日里,我们就来它一个不那么容易———我提倡DIY过年节,自己动动手。像我们小时候,过年的糯米粉都是自己在石磨上磨的,芝麻都是在石臼里一下一下捣碎捣出油来的,猪油都是自己与芝麻揉搓得黑白不分的。这不只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问题,还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似乎回到了石器时代,明白了石头对于人类有着恩人一般的作用,明白人应当感恩,对石头感恩,对给予我们粮食菜果的天地感恩,对养育了我们的父亲母亲以及所有的长辈感恩,对给予自己启蒙深造、培育自己精神成长的师长感恩。

  传统节日作为平台,在它自身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还可以发掘和恢复其他一些健康的传统形式。而且,只有一些相关的礼仪文化在节日里得到发扬了,传统节日的内涵才能积累得丰厚。

  传统节日如何传承

  传统节日是一种广场姿态,一种大型的全民性质的文化聚会。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在过传统节日的时候,“全民性”还不够,缺少一种全民宴饮、全民歌舞、“举国皆若狂”这样的环节。运用传统节日增强“地缘”情感,应当是今后地区文化建设的重头。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宗,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宗遗产。怎样过好传统节日,我想以下几点经验或许具有普适意义。

  一、在民众中进行普及工作,增强全民保护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所谓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在空间上的表现是领土,在时间上的表现就是传统节日。我们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保护我们的节日完整,一定要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

  二、集合政府与民众、中央与地方的两方面力量,即上层的指导性力量和基层的自发性、实施性力量,把传统节日的传承工作做好。今天,作为非遗项目,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申报,应更重点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而韩国的端午节,虽然全民都过,但是作为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展示,主要借重江陵道和庆尚北道。

  三、传统节日历来是非常强调“地缘”的,我们须把这样的传统恢复起来。现代中国人一些传统节日也是在过着的,可强调的似乎多为血缘和姻缘,比较疏忽地缘。这一点有必要向韩国日本学学。我想,运用传统节日增强“地缘”情感,应当是今后地区文化建设的重头。

  四、传统节日从来都是一种广场姿态,一种大型的全民性质的文化聚会。“文化空间(the Cultural Space)”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传统节日每每具有特定的文化空间。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在过传统节日时,文化空间的“全民性”还不够,缺少全民宴饮、全民歌舞、“举国皆若狂”这样的环节。这也是值得借鉴和重建的。

  五、发挥学校和研究所的智力作用,给传统节日保护传承以学术保证。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发掘,与中央大学教授任东权的识见和努力分不开。日本七夕几乎成了一个学校的节日。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的三月三女儿节,近年已经成为推广到整个上海的“东方女儿节”,上海苏州河上更已呈现“母亲河·女儿船”的景观,这里亦有大学与人文学者的智慧的闪光。当然,人文学者也应该主动走向社区。政府、学者和社区的三结合,是最理想的。

  六、女性与传统节日有着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传统节日对于女性的身心两面的调节和康复,功莫大焉,而女性亦有首功于传统节日的发展与保存。相对于男性世界社会的功利,女性生活的世界则更加家庭、更加民间一点。女性世界更具民俗文化色彩。这些传统节日里,不少发端于母系社会的远古时代,它们所带有的母性色彩、女性色彩,是女人们不忍丢弃、千方百计要保护留存的;女人心细聪明,善于包装,一些不被男性的儒学社会容许的节日,经过女人的改头换面、移花接木,便被面貌一新地保存了下来;相对男人的科举压力、仕途劳顿、政治操心而言,女人往往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闲情逸致来经营传统节日,或拓展、或回归,时而更新、时而复古,她们把玩传统节日,创造节日文化,使得我们今人今日回望,看得见在传统节日里进进出出的,多是女性活跃的身影;传统节日的发展演变轨迹,一直与女性生活文化的历史叠合。

  东亚诸国共同的传统节日,都源自于古代中国,这一点不容置疑。节日文化流传到一地,必与当地的土著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东亚传统节日的现状是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非常必要。中国近年在传统节日的复兴重建中,尤其应当重视参照和研究东亚邻国的经验。

  (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