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凡诺维奇·希什金《在遥远的北方》 161 ×118 cm 1891年 布面油画
伊凡·伊凡诺维奇·希什金(1832—1898),杰出的俄国风景画家,是十九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之一,巡回展览协会的会员与创始人,彼得堡美术院院士与教授,他与列维坦、艾瓦佐夫斯基和库因哲等人一起成为这个时代俄罗斯最著名的风景画家。 1832年生于叶拉布加一个小商家庭,在维亚特省度过童年。该省的自然景色和雄伟的森林在他的创作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在遥远的北方》这幅画是希什金为莱蒙托夫诗集中《在荒野的北国》一诗所作的插图。在遥远的北国,冰雪覆盖着大地,夜幕笼罩下,显得更加幽深辽阔。雪岩上,银装素裹着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松树,仿佛一位冷艳的美女,傲然挺立。皓月的银辉洒落在她身上,分外地显得冰清玉洁,晶莹剔透。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希什金以冷峻的色调,描绘了遥远北方山崖上的雪松,它巍然挺立,雄傲苍穹,高大威严,迎着银色月光。雪松是画家希什金着力描绘的形象,并赋予它以一种精神。事实上,希施金的风景画一直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在遥远的北方》便是以月光的光影特点,构图的简洁、整齐、宏伟,来突出其诗的意境。这是俄罗斯风景画史上的不朽名作。
克劳德·莫奈《雪中的火车》59×78cm 1875年 布面油画
克劳德·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雪中的火车》是莫奈画雪景不多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是莫奈早期所画的习作,画幅中明显的看出莫奈画风的转变,让色彩融进了作品当中,作品中奔驰的列车与安静的雪景形成了一幅鲜明的对比,列车及左边的冷色调子与右边的暖色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莫奈为绘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NextPage]
文森特·梵高《星夜》92.1×73.7cm 1889年 布面油画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种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火焰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红褐混合的火焰预示着要从情境内逃出的痛苦,与画布顶点的距离也是绝不能逃出的理由,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不断的吞进吐出,困惑、解脱、痛苦不停缠绕。平静的村庄上方占据了大篇幅的疯狂与悲伤。画布没有真正的如“流动的星夜”中说的那样流动,是悲伤在缠绕着作者,不是画布,画境永远是静止且立体的,每一笔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心情。时间不同,心境不一。星星、月亮和希望的光晕,不停挣扎着释放,可终究没有到达村庄里面。仿佛幸福没有照到悲伤里那样。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罗《市政厅河对岸的女人》72.1×57.2cm 1874年 布面油画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罗(1796-1875年),他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才华横溢的优秀诗篇。科罗一生崇拜然的颜色,作画忠实于自然,决不过分渲染他的画面。他对自然忠诚胜于一切。他终身未娶,对人说:“我唯一的情妇就是大自然。我的一生只对她忠诚,永不变心。”他在临终前还想再看一看自然界的景色。科罗早期的风景画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多表现在他的意大利风景画中。而他的法兰西风景画才真正体现了他的艺术成就。
这幅画是柯罗在傍晚时间所创作的,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做创作的,科罗一直自认为自己是风景画家,很少向公众展出自己的人物画,所以传世肖像画不多。在这幅画中,夏尔莫瓦夫人被安置在大自然中,她身着白色衣裙显得素洁典雅,清纯秀丽的夫人在暗色天地景色映照衬下,显得格外鲜明突出。科罗作人物画显得有些拘谨,但很稳健、沉着、实在。[NextPage]
卡米耶·毕沙罗《凡尔赛宫的冬景》46×55.3cm 1870年 布面油画
卡米耶·毕沙罗(1830—1903年)法国印象派大师。1830年生于安的列斯群岛的圣托马斯岛,1903年卒于巴黎。在他去世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在他去世后3年,“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录中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
这幅画中毕沙罗向柯罗学习,决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而是一种特有的灵敏悟性,把柯罗的画法完美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熟练技巧和潇洒格调之中,以极其自然的形态出现在画面我们从这一幅《尔赛宫的冬景》中看到的既有柯罗影子,但更多的是毕沙罗自己的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柔和深远的云天,给人的时空和色彩的感觉妙极了,这种印象的真实感能唤起每个人如同身临其境的回忆。
阿尔希普·伊凡诺维奇·库因芝《雷雨后》102×159cm 1879年 布面油彩
阿尔希普·伊凡诺维奇·库因芝 (1842—1910年)他是19世纪后期驰名画坛的俄国风景画家,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库因芝在他的画中,描绘了乌克兰的大自然,洋溢着欢快的、乐观的气氛,揭示了大自然的诗意与美。他的风景画象像叙事诗一般壮丽,以感情豪迈而动人心目。画家着意描绘阳光和月光的效果。他的画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优美简洁概括,别具装饰情趣。他曾两次举办个人画展,每次只展出一张画,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场面。
这幅作品是阿尔希普·伊凡诺维奇·库因芝代表作品之一,《雷雨后》里,阿尔希普·伊凡诺维奇·库因用他一如既往的技法描绘着大自然的景色,在他的画中描绘了乌克兰的大自然,洋溢着欢快的、乐观的气氛,揭示了大自然的诗意与美。他的风景画象像叙事诗一般壮丽,以感情豪迈而动人心目。画家着意描绘阳光和月光的效果。他的画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优美简洁概括,别具装饰情趣。[NextPage]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雪后的街道》46×55cm 1876年 布面油画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1839—1899年)1839年出生在巴黎;但其父母都是英国人,西斯莱的父亲由于经商成功,西斯莱自幼就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幼年时的西斯莱是在巴黎渡过的,十八岁时西斯莱遵循父亲的期望前往伦敦习商四年,回来后在一家商行工作。可是他却喜欢钻研文学和绘画,他研究莎士比亚、透纳和康斯泰布尔。
印象派画家也常常热衷于雪景效果的表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白色和灰色中取得强烈的色彩和谐,这是尤其引人入胜的描绘任务,莫奈、毕沙罗和雷诺阿都能得心应手地胜任这种任务。然而,西斯莱的雪景效果,恐怕谁的作品也比拟不了。他的目光无比锐利,能够觉察色调转折的微妙变化。《雪后的街道》是以淡粉色的调子画成的,这种色调激起人们一种乐观的情感,对覆盖在房屋和大地上的皑皑白雪产生喜爱之情;集中而紧凑的构图显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亲近。
萨符拉索夫《白嘴鸦飞来了》62cm×48.5cm 1871年 布面油画
萨符拉索夫(1830—1897年)莫斯科画家萨符拉索夫被认为是俄罗斯风景画派的真正奠基者,是巡回展览画派和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商人家庭,1844年至1850年在莫斯科唯一的也是最著名的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学习风景画,毕业后一生从事风景画,走遍俄国大地,最喜欢描绘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穷乡僻壤。在他的所有风景画上,可以感受到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气息,画家探索和描绘大自然的美,但他不满足于草木的生命和山水的秀丽。他能透过自然,洞察更深层的内涵。他从荒无人烟的俄国大地上,提取到最具精神气质的自然“感情”,因此人们誉他为富有民族感情的风景画家。这位伟大的大自然歌手在极端贫困与孤独中离开了人世。
《白嘴鸦飞回来了》萨符拉索夫41岁时创作了这幅代表他思想和水平的作品,它是俄国风景画的里程碑。车尔尼雪夫斯基把它与柴可夫斯基的钢琴组曲相媲美,斯塔索夫说它具有俄国现实主义的划时代意义。在寒冷的俄国,白嘴鸦归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尽管大地还在沉睡,积雪还没融尽,可是万物已经苏醒。白嘴鸦最先感到春天已降临这深沉的大地。这幅画使人呼吸到初春新鲜的空气,如临其境。画家在自己的画中注入了对祖国、对俄罗斯大自然深深的眷念之情。当这幅画在第一次巡回展览会上展出时,那种和平宁静和荒凉原野即将苏醒的气息感动了许多人,得到大众很高的评价。[NextPage]
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三月》60×75cm 1895年 布面油画
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1860—1900年)年是俄国杰出的写生画家,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列维坦的作品极富诗意,列维坦创造的作品总是有纪念碑式的构图和朴实简练的艺术语言。他对自然景物进行高度的概括,创造出俄罗斯大自然具有深刻思想的综合形象。深刻而真实地表现了俄罗斯大自然的特点与多方面的优美。
《三月》这幅作品中,列维坦的赋予大自然以特殊的涵意。在大自然面前,列维坦如此敏锐,而在列维坦的眼里,大自然又是如此生动;似乎每一个普通的角落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他的许多优秀的作品似乎都取材于十分平常的景色,但画家就像点石成金的术士,一下子把它变成了美丽的画面。在契诃夫的启发下,列维坦更加接近具有民主思想的人物, 使自己的风景艺术更具时代意义。
爱德华·马奈《白色丁香花》60×100cm 1854年 布面油画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马奈画了一系列表现花的画,但是很难画,因为它凋谢得早,花瓣雨一般地骤落。画家画了第一幅画,画中他把达到不同成熟程度的花放在一只花瓶中,这样表现花蕾至花瓣凋谢的生命的周期。他又以同样主题画了一幅较小的画,画中只有几朵花,放在整枝剪旁,整枝剪子的出现令人想到剪下来的花是肯定要死亡的。画家选择的深色背景使轮廓朦胧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瓣的娇弱得以烘托出来,画是用画笔挥洒而成,笔蘸的颜料多而浓,有质感。简明地放在花的周围的绿叶丰富了辅助色点的组成,把花的主题固定在画的左上角。
(实习编辑:邢瑞)
本文系北京文艺网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