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名流逸事亦风雅

2008-06-11 18:09:09来源:文学报     作者:

   

作者:徐兆淮  

    ——张昌华《曾经风雅》阅读随想

    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真不知有多少杰出的作家与作品被湮没被遮蔽:在文化史的星空里,亦不知有多少文化精英被遗忘被忽略。出于种种原因,限于种种条件,在现代文化史里,被历史误解和淡忘的文化名流,或许就更加为数不少,让人难以释怀了。因而,钩沉历史人物,梳理轶闻旧事,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便成了一桩很有必要,又颇有意趣的事情。

    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不辞辛苦、不畏艰险地从事这一工作,并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还是应当感谢身为编辑与作家的张昌华先生在退休之后,热心地投入到这一有趣又有意义的工作中来。这就是他继《书香人和》、《走近大家》之后,新近出版的文化随笔集《曾经风雅》(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古朴别致的毛边书确实称得上是一本史料详实、內容丰富、文字流丽的文化随笔集。《曾经风雅》不仅彰显了从民国直至现代的一些文化名流的风骨、风采及风流雅事,也充分表明了一个热心于文学编辑工作的老编辑的职业素养与文学功底。随笔集在确定传承人选,选择叙事角度,及采用文体与语言风貌上,真可谓尽显编辑型作家的特色。

    所写皆名流。随笔集所选择的人物,几无解放后大红大紫的作家与学者名流,而是一些因种种原因长期被湮没被遗忘,甚或遭遇坎坷的文化名流。他们当中有大学校长蒋梦麟、傅斯年、罗家伦、梅贻琦,有淡于政治与权利,却热衷于学术的大师级学者陈寅恪、顾颉刚、钱钟书、吴宓、刘文典,还有被整殇、被冷落了几乎半生甚至一生的名作家胡风、施蛰存、张中行、邵洵美、无名氏、萧乾、吴祖光,还有“找错门、站错队”,最终跑到台湾了却残生的文化名流王世杰、叶公超、台静农、苏雪林等人。他们大都是些出身名门世家,具有丰厚学养,文化上有突出贡献,政治上却受到冷落、挫折的文化名流。由于政治原因和长期存在的极左思潮的影响,这些人在解放后的国内出版物上,几乎都已销声匿迹,难见踪影。眼下读罢张昌华的《曾经风雅》,我们仿佛有幸见到这些文化史上的著名作家与学者名流,或穿着长袍马褂,或穿着西装革履,正特立独行地行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与这些名流相关相连的历史时段,体味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与情绪,直至他们的喜怒哀乐。
 
 所叙多逸事。谁都知道,大凡是文化名人,总会在人生事业上有着不凡的成就;当然,名人也是人,也必有着凡人所遇到的各种快乐与烦恼。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名人也都是不凡与平凡所共同铸就。举凡家事与国事、爱情与婚姻、人格与气度、个人喜好与脾性均可显现出名人的风采。倘是写名人正史或评价名人的学术成就,自然离不开在叙述人生经历和时代、社会的背景上,把笔力主要集中于介绍、评述名人人生事业中的不凡成就之中。而张昌华却另辟蹊径,多采用作者与名人接触中及史料阅读中所获得的不为人知的事迹,或不见于正史记载的鲜活材料作为“独家新闻”。作者并不在意对名人作全面的、正式的历史评价,也不在意对名人作阶级性、政治性评述,却在对人物所作的片段叙述里,注入自己对人物的即兴式散点式的短评,大有随意点染涉笔成趣之妙。这一叙事角度与笔法,都明显地使自己的随笔集迥然有别于胡平、谢泳、李辉及王彬彬、韩石山等人的同类文字,具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与风采。或许这正是张昌华《曾经风雅》的一大价值所在。

    张昌华在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发掘文化名人,重叙名流逸事时,常常借助于文学笔法和小说细节的技巧,将人物传主的共性与个性和谐地融合在叙述与议论中,使得所写的这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往往能够风采卓然、个性鲜明地屹立于现代文化史的人物画廊上,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在作者笔下,我们不仅轻易地读懂这些文化名流所共同具备的不凡素质和所作出的不凡业绩:中外古今的学养、爱国爱才爱校的品质及对现代文化的重大贡献;而且,也能明显地见出这些文化名流卓尔不群的独特个性。正是在作者“不取全景”,单求从“历史碎片”的拼接中,我们仿佛才懂得,名流的成才之道和个性风采,乃是决定名流人生道路的基石,也是打开名流内心世界的钥匙。正是名流的狂傲、怪癖,与名流的不凡素质共同铺就他们的成长之路。于是,我们方能在昌华为我们提供的现代文化名流的画廊上,读到陈寅恪的骨气,钱钟书的儒雅,刘文典的狂傲,吴宓的傻气,梁漱溟的耿直,梅贻琦的寡言,等等。借助于作者的生花妙笔,文化名流们的鲜明个性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或许此为张昌华《曾经风雅》的又一价值所在。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文化的发展与变奏,各种文化类随笔获得了长足发展的空间。一时间,文艺类、政论类、文史类、生活类的随笔创作呈现出精彩纷呈、各显其能的状态。张昌华的文化类随笔《曾经风雅》亦醒目地显示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追求与特色:亦史亦文的文体,半文半白的叙事语言。作为历史文学类丛书,它采用历史文化史料时,具备了尊重史料真实的品格;作为文学类丛书,它又尽可能地采用自己亲身经历的鲜活材料,并适时渗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注重细节和形象的描绘,力求将叙述、议论、描写糅于一体,使作品文史兼备,亦史亦文,文字雅正流丽,兴味盎然好读。

    张昌华文化随笔集文体与语言上的长处,我以为正来源于他的特殊身份——编辑型作家——的优势。昌华本是一位资深老编辑,他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曾有心、热心地结识过许多现代文化名流,积聚了不少鲜活资料与情感体验。而在从事文学编辑之前,他又写过不少小说,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小说创作经验和技巧。他的这种特殊的身份和经历,显然为他写作《曾经风雅》提供了很重要的条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明乎此,我们方能了解昌华君为何会连续写出了《书香人和》、《走近大家》和《曾经风雅》这样的文化随笔集,方能明白他为何能写得这么好读和耐读,以至出版之后受到多家报刊的转载与好评。为此,我们理当期望他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曾经风雅》所叙写的又何尝只是文化名流的风雅?阅读《曾经风雅》,它分明也让我们领略了资深老编辑张昌华的风采。而在我看来,一部绵长的文学史,又何尝不是由作家与编辑所共同书写而成?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