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匆匆那年:情感实录邀你写下去(图)

2008-05-22 20:01:20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淡淡的黄色充斥着书封,有一种老照片的味道。散着这种味道的同时,一抹红色跳了出来:《匆匆那年》。

    那是90后代末的北京,方茴和陈寻这俩个平行线上的年青人,被命运拉到了一起。他(她)们同时被F中录取,开始了暂新的高中生活。

    和大多数“80后”一样,他们吃过小豆冰棍,喝过北冰洋汽水。用过粮票也吃过哈根达斯。喝过JOHNNIE WALKER,使过信用卡。再奢侈点的还买了SONY的超薄WALKMAN,那种有口香糖电池又可加带5号电池的设计,至今仍是“80后”音乐迷心中永远的经典。读雷锋故事要写读后感,去天安门要写观后感,也都是“80后”拿来笑谈一下的IDEA。“80后”其实更准确的别称是“独生子女”。在那个年代,但凡有点组织性、纪律性的家庭都会响应国家的号召:“只要一个”。这也就成就了我们。行走在边界上的我们,有着特色的我们,被称作“80后”的我们。

    就是在这么相似的环境下,又是在这么不同的家庭中。我们长大了,父母老去了。女主角方茴和男主角陈寻经历了遇见——分离——再遇见。

    作者九茴香在故事的结尾处并没有告诉我们分离后的俩人如何应对数年后的再相遇,而是以女主角方茴的“微笑”作为收笔。这点也是最令我折服的地方。是啊,她该微笑!

   他们经历了喜欢、迷茫,误会、分离与痛苦。他们是不幸的,分开在匆匆那年。他们是幸福的,相遇在匆匆那年。

    这不只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子。他们相遇或离开,最后有人哭了,有人笑了,有人沉默了。面对爱与不爱,都是单纯的。对于恨与不恨,都是难辨的。

   方茴说:“长大了之后总会学不一样的功课,走不一样的路,遇见不一样的人,我们根本避免不了分道而行的命运。”

    陈寻刻:“我们永远不分开”。那带着烙印的树慢慢的长高长大。那大树上的七个字是多么的熟悉,就像你我分开时对彼此说过的话。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书,这是一些有感觉的文字,这更是一种远去已久的感动。

    嘴上的名字、心里的人,是否还有联系?

    当年的照片、柜里日记,是否还在床底?

    如果再相遇,

    心,还会疼吗?

    眼,还会笑吗?

    “80后”情感实录,邀你一起写下去……

    (实习编辑:项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