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谁的城市与历史——评《洛城故事》

2008-05-14 18:45:25来源:文脉堂    作者:

   

作者:苏洗穑

    尽管历史学家会说按朝代来划分历史是一种引人入歧路的做法,但是每一个朝代确乎都留给后世普通大众一个有棱有角的鲜明印象。我们想到南北朝,首先会想到走马灯似的朝代更替,想到同室操戈、臣子弑君而代之的混乱,想到全民性的佛教欢腾--如谢和耐所说,那时候,从皇帝到草民,从宫廷到村邑,全国上下无不卷入一种造像建寺的狂热之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凭藉杜牧的诗句,梁朝佛寺之盛算是留在后世的记忆里了,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仅仅北魏的洛阳就有寺院一千多所。洛阳,这座气势如虹的北魏都城,正是草原民族吸收汉文明后一时迸发出来的超迈后者的豪情的物化,而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塔寺则使城市陷于金碧辉煌的迷离之中。如同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柯杨的《洛城故事》也试图要和这座城市曾经的绚丽与辉煌与它的骤然毁灭交织在一起。

    本书分为两部分--《透明石》和《洛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前者是小说,后者则是关于北魏洛阳城的建筑学与历史笔记。并不拘从何处开始阅读:倘若选择先读小说,则先感受那个时代颠荡的心灵;如果愿意先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可以先读笔记。如果说小说中的笔调流动沉郁,笔记中则处处显出一种旷达与机智来,时时跳跃而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和观点。柯杨良好的学术训练和他往往不拘一格的思考方式在此得到充分展现。他时时不忘提醒我们:中古时候的大城市营建并不与我们现在的城市相同,而北魏洛阳更有它的独特之处;与此相对应的,把我们现代城市人的空间感受和心理投射到古代洛阳人身上也可谓谬矣。柯杨的小说极力呈现的也是那个历史时代那个空间某些人具有的独特感受和情怀。

    作者柯杨曾在芝加哥大学专攻艺术史专业,现又在哈佛读建筑设计的博士。他对于南北朝的佛像艺术有着深切的兴趣且写过学术论文。人本的关怀和小说家的天性使他在向云岗和龙门石窟里大大小小的佛像仰望时会想:这塑像者会是谁呢?又进一步会联想:长年累月在暗无天日的洞窟中面对凝然微笑佛像的石匠会渐渐“生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由于这样的念想,他的小说围绕着一个南朝的石匠展开。这个石匠被北魏的军队掳到北地的石窟中雕刻佛像,而后又遣去营建北魏的新都洛阳。柯杨无意述说投鞭断流的大人物们的传奇,不屑乐道宫廷的勾心斗角,他的目光投射在被乱世的巨浪抛来掷去的小人物身上。他看到的是“贱如尘土的匠人们,蝼蚁一般四处爬动,他们此起彼伏的锤凿之声,如同一部枯燥而永无休止的鼓吹”;他看到的是家伎的纤纤玉手被当场斩断以娱不动声色的宾客;他看到的是庄严整饬的坊墙后面的鄙陋肮脏;他看到的是伟大的王朝以苍生为刍狗。在《透明石》里,历史的波澜是透过小人物的眼晴与心理感受所窥见和折射出来的。这确凿是一个微观历史学的视角了。

    《透明石》并不是历史演义,人物只有寥寥数个。清河王、郭欢虽有历史原型,但是并不完全对应。皇帝和清河王王妃则是虚拟的。小说并不靠情节和具体的细节来丰满,对于这些人物的刻画往往是写意画似的,取其神似而已。只有那卑微的石匠一人贯穿故事的始终,甚至我们以为客观的存在也许终究不过是石匠的幻像。家破人亡的惨痛、十几年洞穴里的苦役、日日夜夜面对的佛像、那个时代流行的佛教观念无一不在塑造改变他的心理。在阅读时候,尽量去贴近去跟随石匠的心理流动,当是进入小说的关键所在。也只有如此,才能把握为什么真实与虚妄的影像在小说中如此的重叠交错。

    《透明石》的语言使我想到水的意象。流水呜咽前行,在夜色中明灭,在晨雾里又氤氲,正在顿滞不前黯然销魂时,忽见岸边花绽千树,而头上则流云炫彩,顿时让人自失。且举一例:
“在黯淡的星光下,他注视着她清澈的双眼,像是看到了一个黑暗广大的所在。在这个没有光亮,不知深浅的空间里,和着歌声,他听见了无数的低语,混杂着抽泣,怨诽,和悉簌的声响,这温柔的低语在黑暗中回荡,令他置身于一个幽深的、未及封闭的地下宫殿。” (第47页)

    从眼睛里看到三维的世界,然后又在这世界里听到音响。

    文中处处充满了诗化的语言:

    “散发着汗臭味的下人们的贴身衣衫,草草洗了,晾在树杈间牵起的绳索上面,它们飘拂在夜风中,仿佛伸展开巨大肉翼的蝙蝠。” (第34 页)

    “下人们手擎着火把为她开道,松明流曳之中,王妃的脸上滑过变幻的光影,她模糊的面孔看起来像是黑暗中桂枝上绽放的花朵。” (第44页)

    这些譬喻意象奇特但是又如此贴切,可以化为绝好的诗句。

    柯杨是当仁不让的才子,其人俊逸如同《世说新语》中的人物。他辗转各大名校间,他饱满的才情使他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究式的研究,于是他在攫取一堆学位之余又创作小说和剧本。他能书会画,《洛城故事》的插图都出自他自己的设计。

    若有什么可与作者探讨的,我希望石匠的心理刻画里能添加些具象的细节,如此则心理会更有历史感与层次感。另外,王妃之死这一节多少有些费解。为什么王妃忽然间就被杀了?石匠在他的梦境里遽然警悟,我却怎么也看不明白。虽说有些人与事不过是石匠的心像幻化而成,但是接下来的许多情节乃承王妃之死而来,故而此处或许还是可以交待得更实在一些,才不致陷读者于迷惘中。

    (实习编辑:项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