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读《青春变成鱼尾纹》

2008-04-04 21:02:40来源:文汇报    作者:

   

作者:蒋秀英  

    文字都是从以往的经历里走来的,点点滴滴的罗列,还原成有影像的故事与感情,穿梭在城市与一个看得见海的乡村。有高楼边的街景和鱼村的海风,能看见一个男孩走向他的青年。终于完成的成长里聚集起无数的情绪与感伤,理想像一面风筝从手里高高升起,随风去飞扬,一头的雨雪风霜,却能知道心里长起日子的力量。这便是《青春变成鱼尾纹》写下的东西,潇洒的散落的方式有点零零星星,拢起来却是一首浪漫的情歌,唱给岁月,唱给青春。鱼尾纹长在青春的脸上还是一张青春的脸,这样的表情依然鲜活而骄傲,这是文字的底色。

    这样一本由诗与随笔组成的文字完成了一个记录,记下了七十年代生人的大学及大学之后的日子和青春。收获与失落,浪漫与忧伤,伴着罗大佑的歌与侯孝贤的电影一路走来,在聚合与分裂里成熟起自己的青春,也最终等待告别。离别与远去近在咫尺,所以忧伤,所以会有裂变的感觉,所以即使从乡村走入万家灯火的城市,依然会孤单。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完全能贴近他,贴近他的梦想与感受,温暖的或冰凉的情绪让人伤感。

    在这里我们知道诗人是这样成长的。“上海这座城市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常常令我感到困惑。我在这里读书工作,已历14年,这是个不短的年头,可我似乎一直没有从与城市的紧张关系中摆脱出来。当我一再意识到城市只是我的居所,而我只是城市的过客,无限的悲凉就从心底漫起。只有透过居室的窗户,看到那一小片宁静的夜空,才让我有片刻的喘息,而星月、蛙鸣、绿树和青草,无比坚强地抵抗着嘈杂、喧嚣的世界,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精神故乡。”

    成长中过去的以往不仅仅是“碎片”。短暂的宁静之所以能够常常回到内心,完全是因为内心还在自然地抵抗着。这样的内心虽然不够强大,充满了矛盾、放弃、坚守、游离、妥协,但它坚韧。它自然无法构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冲破现实的束缚和藩篱,但它却始终期许着自己的理想王国。“一个更大更久远的困惑常常将我抛上抛下:哪里是我的故乡?如果任我游走,我会走到怎样的终极世界?在这不断泛起的诘问中,存在着我的这座城市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理所当然地与我构成了紧张的关系,而文学,成了这种紧张关系的见证,”也成为作者理想的栖居地。
 读这样的文字会让人想到家,想到自己的城市或是自己的乡村,自己久远的孩提时代。家是温暖的所在,父母身体健康,兄弟姐妹打闹快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慈祥地晒着太阳,无病无灾。这样祥和的生活画面一定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淡去,不再有见面的时刻。想像的时候心是痛的,这便是我们的生活,有生老病死,也有爱情亲情友情浪漫,有阴晴圆缺。而所有的童年与青春便是在这样的日子成熟的,成熟到对所有的成人游戏见怪不怪,长大成人,完成砺练。

     完好的成长过程依然无法躲避内心的迷失,就像作者心中的城市并非繁华的大上海,乡村也并非那座海滨村庄一样,他是怎样都无法躲开这样“迷失”的命运的——“如果我一直生活在乡村,我内心中也会有一座城市;同样,如果我一直生长于城市,内心依然会矗立着一座村庄。但这两者更多地在我的作品中呈现,完全是因为在现实生活里我真实地存在于它们之中,并有着一种生存的不安全感”,这是作者自省的清醒。

    作者把这种“清醒”做了最个体的阐述:它最早来自于空间的突然转换。——在海滨乡村生长了19年之后,突然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最先的新奇过后,逼仄和茫然无时不包围着我。虽然城市的空间更大了,可是被街道、高架桥隔成一个个相似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高楼直耸云天,天空被切割得很碎,人群拥挤,却彼此冷漠,绿草茵茵,却只是点缀。太多的秩序,太多的规则,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看似流动性很大的空间,实际上却很淤堵,一个人想要在这样的空间里奔跑,非得四处碰壁,头破血流不可。

    作者也把这样的“迷失”在文字里做了清晰的了断:“我在城市生活多年以后,特别是参加工作并拥有自己的一间房子以后,因空间的突然转换而产生的不安感逐渐淡化。可以说,一个外省青年慢慢地适应了城市的秩序和规则,并将被街道、高架桥隔开的一个个相似的空间打开,虽然说不上奔跑,但也能快步行走于城市之中了。尽管,青春正在渐渐逝去,尽管,在规则和潜规则的夹击中,世故、麻木甚至冷漠不断侵袭而来,但我时刻告诫自己:打开内心中明净的部分,以一种奔跑的力量,点亮理想的光芒,牵动向上和向善的情怀,永不止息。”

    在这里,城市是个隐喻,我们分明还是能够感受到某种努力与抗争,奋力的感觉,前不久热播的一部连续剧的片名非常适合这种青春奋发的境况:《奋斗》,这是一种有力量的抗争,有鱼尾纹,也有青春!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