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读莱辛,一种欲罢不能的体验

2007-11-19 16:30:18来源:新浪网    作者:

   

作者:闫广英

    获奖对某些作家来说,是一道致命的分水岭。获奖前,作品在评论界中会争议,赞誉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而获奖后,批评的声音会蓦地消失了,仿佛以前的批评只是赞誉的陪衬而已。多丽丝·莱辛以及她的《金色笔记》就是如此。我很想以避而不谈《金色笔记》来开始对莱辛的评论,因为关于这部书的赞誉太多了,而且大多数的赞誉与书本身无关。我想与其加我一个不多,还不如少我一个让我唱唱反调。在我看来,莱辛的《金色笔记》不可能有广泛的受众,不仅仅是因为书中的女权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语境内得不到什么呼应,更重要的是莱辛在书写这本书的时候有意在文学形式方面的创新。一个故事,五本笔记,不分章节,支离破碎,混乱不堪。如果不是对文学中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之类有特殊爱好的人来读这本书,很难让探讨女性在现代世界中如何独立生存的故事变得圆润而丰满。
    美国批评家布鲁姆在莱辛获奖后曾对她近十五年内具有科幻色彩的作品表示不屑。在正统的批评家看来,科幻题材的小说可能畅销,但决不可能成为经典。2007年夏天,莱辛出版了仍具有科幻色彩的《裂隙》,讲述一个史前没有男人的世界。这部小说其实还是一个女人写女性世界的故事,虽然后来有了男人的出现,但男人都是女人创造的,而且最初都是畸形儿。这可真够讽刺的,莱辛悄无声息中就改写了创世纪的预言,布鲁姆连这点都没注意到,还一直鄙夷莱辛是四流科幻小说家,这批评家当的不怎么样……

    关注一个作家,我认为首先应该读的应该是自传。虽然现在的文学作品个个都搞独立,说什么文本自足,作品本身构成一个世界,在我看来都是胡扯。作家写作自然有其本身的思想印迹,读自传当然有助于理解作家及其作品。1994年和1997年先后出版的自传《在我皮肤下》和《行于幽暗》是理解莱辛的两把钥匙。阅读中你可以随意的联想并猜测莱辛童年的苦难的生活经历对其以后的创作经历有何影响,早年在非洲草原上生活、两次不幸的婚姻、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等等。小说尽管可以虚构,但是没有真实的存在,虚构还有意义么?

    莱辛被谈论最多的是她的具有后现代意味的现实主义。这位现今已经88岁的英国文学的老祖母,从1950年出版《野草在歌唱》开始,在写作的道路上长途跋涉已经五十多年了,当这种非凡的阅历经过时光的荏苒和沉淀,看透了人世的浮华与落幕,尝尽了天地间的悲欢与离合,剩下的唯有神性一般的悲悯了。读莱辛许多现实主义的作品你会发现,她的笔端的冷静不是与暴虐相对,而是与隐约的激昂相对;她描述的深刻不是与体验相对,而是与人性洞察相对。她善于隐忍,善于藏匿,善于克制,善于理性。但她毕竟是个女人。一生之间独特的女性体验让她的作品更像静穆之中沉默的雪山,也许只要你轻轻的拍拍手,漫天雪舞,雪崩就滚滚而来了。

    读莱辛,对我来说,真的,是个欲罢不能的体验。

   (编辑:熊力)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