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American Youth》:美国年轻人到底在做什么

2009-08-20 13:24:19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米诺斯

   

 
  现在美国的年轻人究竟在做什么?美国Redux图片社召集麾下25位知名摄影师,拍摄美国当下的年轻一代,聚焦从18至24岁的美国年轻人,集结成240页的画册图书《美国年轻人》(American Youth)。
 
  《美国年轻人》一书于今年夏天正式上架销售,纽约摄影艺术界的很多资深摄影师都关注着这个横跨整个美国的摄影活动。《纽约时报》的图片编辑简尼·奥托朗、《大众摄影》的图片编辑爱丽逊·托若斯等都对摄影师的选题和拍摄角度赞不绝口。托若斯告诉我们,这些图片之所以有冲击力,因为图片折射出这些年轻人的内省意识。“这一代人要面对的挑战比前辈多很多。听到他们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看到他们脸上兴奋或者害怕的表情,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有年轻的情侣、传教士、女同性恋者、信奉基督教的摇滚青年、社交场中的新鲜面孔、街头醉酒的人、路边的流浪歌手,也有因为战争而成为寡妇的年轻女子。他们的生活被摄影师分成“爱情、生活、工作、享乐(love/live/work/play)”四大主题。接受拍摄的美国年轻人,把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给了镜头。有些人正在为奥巴马竞选做志愿者;有些人是怀着梦想的流行乐手,正等待通过《美国偶像》一炮而红;有些人身上有眼镜蛇的刺青,在监狱狭小的窗口里沉思。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人生。很多美国读者看了以后认为,《美国年轻人》的影像展示了“这一代人的真实面貌”,用无声的语言记录着“一代人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了“美国年轻一代的真实生活,镜头直击年轻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展示出充满多样性的一代”。
 
  在两百多幅照片里,一半以上的照片都展示出了年轻一代的矛盾:一个社交圈的新鲜人,戴着时尚的长手套,穿着礼服,坐在金灿灿的广场酒店台阶上,身后是个 20 岁出头的年轻醉汉,正在路边数硬币;同样是美国国旗,在21岁帅气的威斯康星年轻人杰森·瑞手里,只不过是牙签上的一个装饰品,而在40页之后的另外一幅照片中,却是巴尔的摩拳击俱乐部经理马文·麦当威深情注视的黑白背景墙——很多和麦当威一样的美国新移民,对这个国家有着既融入又疏远的复杂情感;25 岁的年轻女传教士穿着素白的衣服在新墨西哥东南部的提华纳捧着福音书,等待聆听布道者的来临;而翻几页之后,路易斯安纳大学的女生正在一大堆的啤酒中畅饮,等待一场足球赛的开幕。
 
  很多人讨论他们所属的一代人时,经常用“我们”这个词。这个词用来概括美国年轻人却很困难。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信条,各种各样的性格和梦想。如果个体是一个音符,那摄影师镜头下的美国年轻人一定占据了所有的音阶。他们分享着同样的青春年少,在同样发达的国家生活,同样生活在奥巴马、iPod、伊拉克战争、经济高度繁荣又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年代。在同样的环境和时代里,不同的个体冲撞出了“美国年轻人”强大的张力。
 
  1958 年,罗伯特·法兰克拍摄了《美国人》,成了二战以后最有影响力的摄影书籍。50 年前那些对准当时美国人的黑白镜头里,影像和人物是分离的,摄影师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而今天的《美国年轻人》中,这一代人对镜头熟稔到可以控制它的地步,他们的姿势,和摄影师的互动,都表现出他们对于表达和被捕捉的渴望。
  
  但是两代摄影师选取的题材是永恒的。“生活和爱”是他们共同的关注点。即使今天的年轻人被评价为“最野性的一代”,他们内心依然效忠国家,对于民族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他们依然追求、失败、爱、失去,然后依旧前行。
 
  《美国年轻人》用无声的影像,让人开始一段真正走近美国年轻人的旅程。照片是静止的,也是永恒的,这样的方式其实对于年轻一代来讲有些陌生,他们习惯了纷繁嘈杂的媒体环境,因此当他们翻阅这本讲述他们的书,都好像是透过镜子在看自己。此书的热销在纽约引起了讨论,美国年轻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追捧一本书了,当然也有人在书评里声称“他们只是不可遏制地追捧着他们自己”。
 
  纳萨尼尔·维尔奇是参与此次拍摄活动的摄影师之一。她每拍一个年轻人,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次向上帝提问的机会,你会问什么?”纳萨尼尔告诉我们,有些年轻人沉思良久才给出答案,有些干脆脱口而出,答案千奇百怪——“我考试会不及格吗?”“如果我被大学录取,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上帝,你到底在想什么啊?”“上帝,我可以把我男朋友带去天堂吗?”
 
  纳萨尼尔觉得这些答案很有趣。她干脆准备了一些白板,让年轻人把答案写在上面,然后拍照。有些人对自己的提问很自信,有些人脸上则写着怀疑的表情。总的来说,纳萨尼尔觉得这是“擅长思考的一代”,他们总会有各种自己的想法,很多人思考的深度都超越了他们的上一代。
[NextPage]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年轻记者单·扎克(Dan Zak)用“矛盾”一词形容“美国年轻人”这个摄影活动的内涵。他告诉我们:“我出生在1983年,2001年我成年,开始我的‘美国年轻人’的生活。生活是一个矛盾,但那是年轻的一个部分。”
 
  单·扎克如此总结自己归属的一代:“我们不是儿童,也不是成年人,大人叫我们认真一点,或者收敛贪玩的野性,这让我们很绝望。我们拥有大把机会,也是现实的奴隶。我们或者简单而美丽,或者复杂而丑陋。完整地看《美国年轻人》,你可以看到属于我们的标签。”
 
  这些年轻人之间有什么不同?这一代人又有什么共同?这些同与不同让摄影师的镜头兴奋不已。《外滩画报》专访了其中四位知名摄影师,分别是拍摄美国纽约时尚社交圈中年轻人的马可·彼得森(Mark Peterson),聚焦投身有机农业的年轻人的本·斯达克希特(Ben Stechshutle),拍摄年轻人派对的迈克·罗宾斯坦(MichaelRubenstein)和拍摄伊拉克战争主题的吉娜·拉维(Gina Levay)。这些已经不年轻的一代摄影师,讲述了照片背后的美国年轻人的故事。
 
  马克·彼得森:拍摄社交新人
 
  马克·彼得森曾经获得过无数摄影奖项,包括声誉显赫的尤金·史密斯大奖。他一直在拍摄中关注和慈善有关的题材。之所以选择初次进入社交《美国年轻人》一书封面圈的年轻人作为拍摄主题,因为他曾经在拍摄多个慈善活动的时候遇到过这些年轻人。马克觉得其他摄影师不太关注这一点,所以就选择了这个视角来展示美国的年轻一代。他甚至还将照片聚集起来,出过另外一本书叫《慈善行动》。马克告诉我们:“在纽约这个地方,所有人都渴望变成有钱人,能够出席上流社会的派对、酒会、仪式等等。在这些场合里还稍显稚嫩的年轻人,可以反映出一代纽约人。”
 
 
  现在的美国年轻人和旧时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年轻人参加的酒会也和以前大不相同。马克介绍说,他拍的那些女孩有很多都热衷于慈善事业,或者花很多时间去做社区义工。很多人利用暑假去学校教书,还有些人在诊所帮助孤儿重建家园、帮助贫困的孩子寻找学校等等,“这些年轻人都已经在美国最好的学校里接受了高等教育,不少过完假期就会成为律师,或者结婚进入全新的生活,但是他们对慈善事业的热情也决定了现在上流社会慈善酒会的性质。”
 
  马克回忆自己最初因拍摄参加的酒会时说,那是属于上一代人的。“曾几何时,年轻的美国女孩子参加这些酒会,只为了通过这个平台来认识她们将来的丈夫;在这些场合找来的丈夫通常有身份地位有财富。如今我照片里的女孩们依然在舞会上玩得很尽兴,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已经完全不把这个视作‘找老公’的一条捷径。”
 
  让马克印象最深刻的,是当他向任何一个年轻女生询问“你在哪间大学?”“你的专业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时,她们的回答都让他诧异,因为她们的学识、阅历丰富得堪比任何一个中年人。她们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事,去了世界各地旅游,早早地决定了职业的发展方向。马克将她们和自己对比,“我在她们这个年纪时,还只是背着包在全国徒步旅行,然后思考的问题永远只是‘下一个小时我应该做什么’,根本不考虑明天的事,更不要说规划将来了。”
 
  马克很希望自己是一个“美国年轻人”,但他已经53岁了。他相信美国年轻人要面对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年轻人都一样要面对的挑战,老一代对世界和社会做的贡献或者破坏,都要靠新的一代去创造、沿袭或者修补。 “在我年轻时,我们常担心的是核安全问题,今天的年轻人担心的将是全球变暖问题和世界金融海啸。未来看起来云雾重重,但相信今天的年轻人会找到一条路,让世界更美好,让他们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
 
[NextPage]
 
  吉娜·拉维:讲述战争忧伤
 
  吉娜·拉维出生在芝加哥,拥有美国视觉艺术学院的摄影艺术硕士学位。她常被年轻人的多样性和活力所吸引。作为摄影师,她用娴熟的技巧和艺术的处理方法来表现那些属于美国年轻人的特殊时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让很多年轻美国人远离祖国,战斗在外国的陌生战场。
 
 
 
 
  吉娜说,这样的故事其实在她拍摄之前经常听说,但是真正端起相机时,内心的震撼远大过于“听说”。吉娜因此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视角,用爱和温情来表现残酷的选题。她遇到了一个23 岁的寡妇,那女子同龄的丈夫战死在伊拉克。吉娜听她讲述了他们从相遇到恋爱的故事,用图像展现出她深深的忧伤,和对将来漫长生活的迷茫。
 
  吉娜说:“我们聊天,像女朋友之间的那种聊天,谈人生、谈恋爱。”在她的画面里,有很多让人哀伤的细节,比如已故丈夫空空荡荡的靴子,比如丈夫生前的身份证和妻子用来铭记丈夫的刺青,比如绝望的女子穿着丈夫的T 恤,神情黯然。
 
  吉娜在回复《外滩画报》的采访邮件最后,沉痛地将这句话复述了两遍:“这些细节本不该属于一个如此青春的爱情故事。”
 
[NextPage]
 
  本·斯达克希特:追踪有机农夫
 
  本·斯达克希特的作品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作为一个常年在纽约生活的摄影师,本的兴趣却在广袤的农田。他拍摄了很多年轻的美国农夫——投身传统食品行业并为之注入活力的年轻人。本将镜头对准了美国威斯堡罗一带的有机农场中的年轻农夫们。随着有机农业的日趋红火,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城市年轻人纷纷下乡开设小型的有机农场,成为这个既传统又新兴的行业中的生力军。和追求大产量的上一代不同,年轻农夫们致力于打造迷你高产的有机农场,虽然农场只有五六英亩,他们依然投入了很多热情。
 
 
 
 
  年轻人对农耕事业的热忱让常年拍摄农业题材的本非常吃惊。“也许是美国人对有机农产品的热情日益高涨,我在农场里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的活力、对高科技的熟知都为有机农业带来了全新发展契机。有机农业讲究科技元素的融入,这让参与其中的年轻人获得成就感,而亲自下地、接触农业器械、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NextPage]
 
  迈克·罗宾斯坦:捕捉派对生活
 
  迈克·罗宾斯坦是一个纪实摄影师,最近从纽约搬到了孟买。他喜欢在不断的旅行中找寻摄影灵感。沙滩漫步、和朋友小酌、黑暗小咖啡馆中放映的电影都是他的素材来源。
 
  在一趟开往新德里的列车上,迈克坐在三等卧铺车厢,同车厢的还有一户不苟言笑的印度家庭。不出意外的话,9 小时后到达新德里时,迈克正好赶上看日出。就在火车缓慢地穿越印度中部的煤矿和平原时,他的电话开始震动了。彼时,纽约刚刚醒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女孩给他发来邮件:“我想要看看你拍我们的照片。”迈克很喜欢和这些年轻人交流,在他的用词中,他称呼他们“孩子”,“回纽约后我会请他们喝咖啡,然后和他们分享所有的照片,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美国年轻人。”
 
 
  那组波特兰年轻人开派对的照片是在一个叫“魔点Devils Point”的俱乐部拍摄的。迈克通过相熟的酒吧服务生找到这群年轻人,他们都是19到24岁的年纪,每天的生活不外乎上学、打工、跳舞、开派对。迈克和他们一起喝酒、跳舞、狂欢、聊天,呆了很久之后,迈克发现自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却依然无法深入地了解他们,“感觉还停留在对他们的生活表面惊鸿一瞥的样子”。
 
  这让他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当时他也是这样沉浸在自己的狂欢里,对于周围人的眼光从来不管不顾, “我行我素的风格看来这些年都没有改变,依然是年轻人的特质”。如今迈克已经33 岁了,再也不如十年前的他那么精力十足,看着年轻人彻夜狂欢后照旧精神奕奕地去上课,迈克说“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昨天”。
 
  在他看来,现在的美国年轻人和十年前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朋友圈子“比我们当年要大得多”,社交网站、朋友介绍、甚至酒吧里的一次偶遇,都可以很轻易地让陌生的年轻人成为朋友,“当然,这样的友谊也就停留在表面,一次派对之前,他们可以是陌生人;派对散场,他们依然是陌生人,至少我是这么看他们的。”
 
  (实习编辑:周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