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晓春的作品,如果是参加展览,那么大的尺幅,抢眼又抢手。
然而,如果只是在杂志或网站上浏览到豆腐块儿大的图片,那真是件吃亏的事儿。作者企图传达的或者读者本应感受到的视觉震撼,都在众多细节的忽略中流失掉了。所以,在媒体上看他的东西,挺徒劳的。希望这点文字算个抛砖引玉,有机会看原作去!
1964年,他出生在江苏无锡。说话声音特别轻柔,还真有点江南才子的那股劲儿。而且他特认真,原本发给他的采访提纲,只是为了采访时有个基本线索,不料见面时,他却拿着已经回答完毕的打印稿给我。太不给面子了,把我写稿的发挥空间挤小了不少!不过,这么认真码字的艺术家,还是头一回遇见。呵呵,这也和他 “曲线救国”的文科学习经历有关吧。所以,不怕码字,有的是墨水。
缪晓春从小爱画画,考大学时报了美院,未果。于是去了南京大学学德语4年。大学期间还是对美术念念不忘!那么以他当时的背景和优势,跨到美术史是一个不错的过渡。这样,他踏进了中央美院读美术史硕士,毕业的时候是89年。接下来的6年,缪晓春依然在画画,直到95年去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学习造型艺术。4年后回国时,他俨然成为一个做观念摄影的艺术家了。
新都市现实系列-《余》
杜卡 :您并非美术创作科班出身,而是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和人文基础,另加多年的绘画实践。这些综合的经历对现在多媒体创作有怎样的好处?
繆晓春: 算上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的4 年,我也可算是科班出身了,但这些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时时刻刻都要不断学习。以前学的那些东西早就过时了,现在觉得知识更新得那么快,只要一段时间不吸收新知识,立刻就会非常"无知"。 好在总有新鲜的东西涌到我的脑子里,总还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杜 :用数码摄影,或者说多媒体来创作,是否是一种更容易转换风格的媒介?不容易被贴上"符号"的标签?这是不是多媒体媒介相对架上绘画的优势?
繆: 这同时也是它的劣势与难处。想象一下吧,拍一张照片,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要让人一眼望去就是我拍的东西,还真是不容易。而绘画总能让人认出这是谁谁谁的笔迹,照片就难了。站在同一个地方,即使是一个大师,也不敢保证拍出的东西一定是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东西有天壤之别。
杜 :您作品的文人气质很浓,用安静的图像表达宏大的叙事和共通的问题,有张力也有回味。这其实是一种相对内敛的东方人的方式,而且也没有超越常人的审美边缘。您怎么看中国当代艺术中很多充满暴力、政治和性的符号的艺术?这些符号,在当代摄影类的作品中,更容易极端化了。
繆: 每个人的性格、兴趣不同,表达的内容、手段与方式也肯定是各不相同的。
杜 :说说您的作品。大致有哪几个系列?
繆: 目前有《文化碰撞》,《过去对现在的访问》,《新都市现实》,《虚拟最后审判》,《 H2O- 艺术史研究》等几个系列。
[NextPage]1999 年完成的《文化碰撞》系列是我在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的毕业创作作品。该系列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我按照自己的形象翻制了一个峨冠博带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雕像,放在西方各种公共空间或私人场所,从而形成一种东西文化的对比。通过这种不同时空的对接与并置,突出了东西文化在现代环境中的遭遇,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当代文化、身份认同、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等多方面的议题。这个雕像后来又随我回国,相继出现在急速变化着的当代中国的各个社会生活环境,与之构成了各不相同的对话。这些作品和之前的《文化碰撞》作品一起构成了创作于 1999-2003 年的《过去对现在的访问》系列。
2003年之后拍摄了一系列反映都市化的摄影作品。我喜欢表现人物众多,结构复杂的场面,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激烈变革。作品注重以大画幅底片精确记录和表现现实丰富的细节,注重后期精细的数码制作。这就是《新都市现实》。
在2006-2007年创作的以 3D技术置换的《虚拟最后审判》和《H2O-艺术史研究》的作品中,我用3D技术将二维的画面转换为三维的场景,在改变了传统的看画方式的同时也给艺术史上的一些名作带来了新的诠释及意义。
在这些作品中同时包含了相机拍摄的照片、相机拍摄+电脑处理的照片、完全电脑技术生成的数码图像与三维动画、以及绘画与数码技术相结合的多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形式。
风格上最明显的变化是:由于数码技术的大量运用,就在照片中发展出了类似中国的古典绘画散点透视、连续观看的卷轴画风格。 因为每一张都是将许多张图片拼在一起合成的。 用这种方式, 我可以展现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透视也改变了。 如果你看一张传统的中国卷轴画,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你会发现一种特殊的透视关系:散点透视。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照相机(焦点透视)的透视关系。受此启发,我首先把我作品中的透视由"近大远小"改变为"远近事物大小接近"。比如,照片《轨道运动》前景中的桥,经过电脑处理后会比正常透视中的小得多,这样,我就可以在这一部分放入更多的细节或信息,其它部分也是一样,因而,几乎作品的每一个部分都多少被电脑"改正或修正过",尽管观众很难在照片上觉察到。我改变了人物出现的时间,但出现的"场景"依然如故,所有的细节都曾在这个唯一的空间发生过,所有的事件都发生在同一个地点。
因此,我是在用绘画的方式做照片,我改变了摄影的同时,也保存了摄影的特质: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的。
我发现我可以使用摄影这个现代技术和媒介, 来表现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理想。虽然我没有使用传统的画笔和宣纸, 但我肯定能够运用传统的观念和美学原则,传统的观看方式来拍摄照片。
摄影是在现实世界里做文章,三维作品是在虚拟世界里做文章,我在这两方面花的功夫是一样多的。
杜 :从杰夫沃尔(Jeff Wall )那里,有什么启发?感觉有的地方神似。
繆: 他的作品与艺术史上的很多作品有很深的渊源,我也受到艺术史上很多作品的影响,所以会有相似之处;不一样的地方是,我还更多地受到中国古代绘画的影响。
杜 :目前的生活是您想要的吗?功成名就了。艺术可以给你带来幸福吗?
繆: 是因为艺术能给我带来幸福和快感,才使我从事艺术的。比如说,即使是在 20多年前艺术没让我有一个很好的生活,我还是乐此不疲,这样才能让它成为我一生所从事的事情,这样才能比较简单。如果艺术能让我功成名就我就从事它,而它让我穷困潦倒我就要更弦易辙,更改门庭,那就比较复杂,比较累人了。所以只能这么想:既然这是自己感兴趣的、所选择的事业,不管好好坏坏都坚持并享受它吧。
采访手札
访谈的时候,说到缪晓春的作品里有“文人气质”,他却不敢谈这四个字。
“看看中国古代称得上文人的画家,哪个都能吟得几句好诗,写得一手好文章,我能吗?再看看西方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那也真可称得上是文化人,而我至今做的,雕虫小技而已。”
——缪晓春
(编辑:李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