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木船制造工艺
香港首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会大奖”获得者龚为,2008年的春天对于他来说,是绚丽多彩的。这个春天,他应香港首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组委会的邀请,偕新婚妻子在香港度过难忘的美好时光。中国摄影界泰斗、曾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专职摄影师的吕厚民亲自向他颁发“评委会大奖”证书,获此殊荣实属不易。
组委会共收到作品2万多件,经严格的初评、复评和终评,这次展览的入选作品共470幅,其中获奖作品56幅,获“评委会大奖”的仅2人,龚为名列第一。同样是中国摄影界泰斗的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主席华子这样评价龚为:“以一组完美的系列组照《迷失的记忆》获得了本次展览的‘评委会大奖’。这是一组文物级的摄影系列大作。拍摄完成这个系列,是一项伟大的摄影工程,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这组照片,将来定会成为人类永远的记忆。” 熟悉龚为的人都知道,这沉甸甸的大奖背后是这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太多的忧患和太多的付出。
龚为从南京艺术学院本科毕业后,来到兴化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办公室工作。职业生涯使他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激发了他对濒临迷失亟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忧患意识:“这些记载着历史文化的老手艺、老行当,有的已经失传,有的正在失传,有的现在还有方寸之地,但若干年后也必然会失传。如果不去抢救性地记录它,保护它,这些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会消亡”。于是,“寻找失去的符号”成为他自觉担负的崇高使命。他拿起相机,骑上摩托,穿梭街巷,奔走城乡,到处寻寻觅觅…… 他所寻找的符号是我们生活中以前所常见,但现在已不多见的老行当。记录它,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下影像,还包括了解这个行当的历史、操作过程以及地域特点等。因此,每完成一个老行当的摄影和文字资料,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经常会遇到寻访对象不配合的种种尴尬。
第一次拍“老行当”拍的补锅、锔碗。这是两三年前的事了,当时他去探望未来的岳父母,无意中撞见补锅、锔碗的老人。好说歹说,又请朋友帮忙,老人才答应让拍。谁知真拍的时候又不配合,跑了好几次才拍成。照片不满意,又去,人家倒好,老人笑笑,老太太发话了,说工夫都被占了,出去做生意能有50元收入,得,只好给50元,这才拍到满意的照片。仅拍这一个老行当,前后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摩托车加油、打电话、分香烟等杂七杂八自己掏了200多元。现在“老行当”拍了50个,已经算不清耗了多少油,跑了多少趟,请了多少人,打了多少电话,分了多少香烟……功夫不负有心人。
龚为的一批老行当摄影作品频频在各大报刊上亮相,《老银匠》、《箍桶匠》在权威性摄影报刊《中国摄影报》上发表,《迷失的记忆——老行当系列》去年获江苏省文化干部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银奖和江苏省“五星工程奖”。他先后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这次在香港获得大奖,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继续“寻找失去的符号”。
(编辑: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