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美术
展期: 2007.11.18- 2008.1.6
展场: 10、11、12
伴随着2008北京奥运的临近,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1979年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积极成果,现代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角色,其进一步的发展态势令世界充满期待。在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艺术家们在针对个体、社会现状和历史、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的多姿多彩的丰产创作,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格局中赢得了独特而显赫的位置。这个满载现代化和世界主义梦想的特殊历史时期,不禁令我们回想起另一群中国现代主义者的成长故事。
为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自19世纪末以来曾经不遗余力地引进西方思想文化,并悉心探讨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调和生成。在此背景之下,20世纪的前40年,近邻日本作为最早致力于近代化的东亚优等生,成为中国的重要参照对象,大批中国留学生东渡扶桑,求索现代文明的发展路径。在中国现代艺术的早期发展阶段,日本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这场近半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上海、广州、南京、北京等繁华中国都市,摩登文化开始得到培育,个人价值观的兴起也随之与社会阶层落差以及传统文化发生了诸多冲突。艺术界也随之成为了种种“主义”(也表现为种种美术运动)的竞技场。以广东为例,学院派之外,尚有野兽主义、超现实主义、木刻运动、新国画运动等等,众多画家们游走于国内各大都市,更有一些人走出国门之外,按照各自信仰的模式和具体环境展开了现代艺术的实践,纷纷攘攘中,一幕幕浮游的现代主义景观呈现于民国的文化版图之上。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无论何种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影随于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衍生状态。民国时期,除了鲁迅倡导的现代木刻运动之外,现代主义者在艺术观念上的游移状态是普遍而持续的。而在中、日这两个同时致力于现代化的东亚国家,广州、上海、东京这三大都市,虽然一度形成人脉繁盛的文化网络,却因种种原因未能产生引领东亚现代主义运动的中心都市。
对广东近代美术发展而言,这一东亚都市网络无疑曾经担当过重要作用,它催生了岭南画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现代版画会等现代美术团体及运动,大批现代艺术家由此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艺术及人生历程在20世纪中的起伏跌宕,虽大部分已为今人所淡忘,但这无疑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领域中极富魅力和亟待挖掘的领域。
在广东美术馆开馆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这一展览,展览聚焦于1930年代中国重要的前卫美术团体——中华独立美术协会。1935年正式成立于东京的这一团体,其创会成员是来自广东的李东平、梁锡鸿、赵兽等洋画家,协会成立前后他们在东京、广州、上海等地展开了一系列的艺术活动,鼓吹超现实主义和野兽主义艺术,通过举办展览、筹办刊物、组织研究所、开展现代美术教育等多种方式试图开拓影响力,但协会仅存在一年即告解体。展览将追踵这批青年艺术家们成长的足迹,在历史文献和现存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序列中重构当时的现代艺术氛围。展览也将旁涉二科会(日)、独立美术协会(日)、前卫洋画研究所(日)、决澜社、青年艺术社、现代版画会等同时代现代美术团体,以及中华独立美术协会部分成员在建国后的艺术历程。
本次展览试图叙述的这段中国当代艺术史前史,将引领观众进入20世纪前半期艺术家们的理想和现实世界,在大量原作已经湮没无存的现状下,我们将通过大量历史文献的展示,帮助今人理解半个世界前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环境的浮游状态。相信这一迟到的回顾行为,对于已经生动展开的21世纪艺术旅程将是一次别具意义的展望。
(编辑:李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