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新民晚报摄影记者们的四川新年

2009-01-31 11:03:4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北川擂鼓镇的一些小生意人起了个早,准备了年货置好摊位——有年货小玩意儿的摊主,有载着鸡鸭家禽的摩托车,还有背着蔬菜竹箩的老人,等待着顾客光临。

  安置居民们的板房挨得很近,居民们在室外搭起了简易锅灶,女人开始洗衣,孩子们穿梭嬉戏在板房间……

  这就是大年三十,摄影记者聂铣锋早起见到的北川景象。

  安置板房的人家中,贴春联的人家不多。聂铣锋说这是因为当地习俗如果家人去世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悼念, 3 年不能贴春联。在地震中,许多家庭都是去了亲人,但记者们发现了一户贴了春年的人家,陈凤年家。聂铣锋在这里按下了快门,也因此被邀请一起吃了顿年饭。

  聂铣锋说:“这家人一定要我们吃猪头肉,因为当地有个说法,春节吃猪头肉一年有个好开头。他们还说初十五要吃猪尾巴,意味着有头有尾。”

  晚上十点,不少擂鼓镇居民开始赶往石沟村的圆通寺,在那里烧香是这一代百姓年复一年的除夕习俗,他们的新年祈福总是希望保佑家人的平安。羌族汉子葛世强的妻子和母亲也一块儿去了,他们家在地震中失去了 14 岁的女儿,但即便如此对未来的祈福仍然还会坚持。

为了参加升旗,北川擂鼓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席欢、黄黎、姜静、陈天清还特地戴上了红领巾 新民晚报  孙中钦 摄

  孙中钦:难忘北川望乡台

  孙中钦说,此行有一张照片令他印象深刻,拍的是北川望乡台。“北川有一段绕山公路上有一处高地,在那里可以看见北川老城,有许多居民常常到这里来,为失去生命的亲人、朋友献上一束花,或者点上一支香,于是变成了‘望乡台’”,孙中钦说。

  孙中钦的镜头在北川的日子里,仍然逃不开灾后的那些悲伤,但是在这样一个对中国人意味着幸福和快乐的春节里,也不会缺少欢乐。

  羌族人的热情另孙中钦非常难忘,这里的居民都非常友好,时常拿家里的腊肉腌肉招待客人。孙中钦记得一个3 岁的孩子李思甜,在每次采访回到板房区的时候,只要叫一声“甜甜”,这个眼睛大大的小女孩就会带着最甜美的微笑扑过来给一个拥抱。

  陈意俊:映秀瑞雪兆丰年

  四川人的乐观是陈意俊通过镜头一次次感受到的。这不仅是在映秀人从中午2 点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的时候,也不仅在渔子溪村人的篝火晚会的时候,同样是在老街村的七八个街坊持续至凌晨的卡拉ok的时候……

  大婶们自娱自乐的卡拉ok ,唱着她们平时喜爱的歌,唱起了《潇洒走一回》,还唱了《感恩的心》……

  陈意俊的除夕一直忙到了凌晨四五点,这时候一场瑞雪降临映秀。陈意俊说:“瑞雪兆丰年,这样的好兆头是映秀人特别需要的。”

  手记:新春第一课——同胞关爱

  新民晚报的“目击”版面一直是读者们非常喜爱的板块之一,有一位资深的摄影记者说过“新闻摄影,除了有记录新闻事件发生瞬间的照片,还应该有配合照片说明的文字”,“目击”版就是这样一个图文相辅相成的版面。

  虽然我可以和家人在温暖的空调间里吃年饭、嗑瓜子,可以悠哉哉地放鞭炮、看春晚,但是我还是很羡慕 3 位赴川的摄影记者们,他们和他们的镜头一起见证了一幕幕特殊的场景,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就像孙中钦和陈意俊说的,虽然这是他们第一个离开家的春节,但心情却是兴奋大过一切。

  2009 年的春节,摄影记者们带着他们的镜头,奔赴四川灾区,通过“目击”的版面,让我们看到了四川百姓灾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他们忧伤中的信心,困难中的希望。也让我们在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刻,不忘同胞的切肤之痛,思考我们的力所能及。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