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东部,是四川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承接点和主要景区之一,全县面积5649平方公里,居住着以嘉绒藏族为主的15个民族。这里的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
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丹巴古石碉群是嘉绒藏区灿烂文化的象征和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嘉绒藏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更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丹巴是群碉云集、碉楼连片的吉祥宝地,素有“千碉之国”的美称。漫步神山峡谷,藏寨村落处处耸立着碉群、碉楼,而又以梭坡、中路的古碉最为集中。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丹巴古碉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隋唐时候丹巴已有“千碉之国”的称谓,现存古碉多建于距今200-1000年之间。在清朝乾隆年间,高碉不下3000余座。由于战争和地质灾害的原因,丹巴境内现存古碉343座,其中梭坡116座,中路193座。古碉按功用划分为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家碉、界碉等,其造型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而又以四角碉最为普遍,碉身光滑,角如刀锋,虽然历经风雨战争剥蚀,地震考验,仍巍巍然凌空屹立。有的早已倾斜,似比萨斜塔;有的布满苍苔,野草丛生;有的弯曲成弓,自成奇景,其建筑技艺堪称精湛绝妙,与藏寨古树交相辉映,形成了世界独有的奇观。丹巴古碉的高度一般是20-30米,矮的有十几米,高的有40-50米,丹巴现存古碉最高的是左比村的一座四角古碉,高约65米。
先民修筑古碉不吊线,不画图,俯拾乱石,以泥为粘合剂,就地取材,堆砌而成,在修筑时,工匠是依着内架砌反手墙,全凭经验逐渐收分。
目前,丹巴中路———梭坡古碉藏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丹巴古碉群景区的周边地区,还有嘉绒藏族文化的发祥地墨尔多山;有嘉绒藏族民居和藏寨;有独具特色的嘉绒藏族服饰和古朴典雅的丹巴锅庄;有牦牛谷风景画廊;有集雪山、森林、海子、温泉、草甸为一体的党岭风光;有巴底土司寨、天然石英壁画、古石棺葬墓群等,构成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丹巴嘉绒藏区风情风景线。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