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周海婴先生摄影展开幕

2008-11-12 16:40:16来源:    作者:

   

周海婴在摄影展上

    “当年父亲替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等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可以说是父亲教我怎样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周海婴

    作为鲁迅先生的独子,周海婴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以这个单纯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一部《镜匣人间》,向世人展开的是周海婴先生从青年到壮年,从稚嫩到成熟的丰满的人生足迹。昨天,名为《镜匣人间》的周海婴摄影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

    周海婴出生100天时便被父亲抱去照相馆拍照留念,潜意识中便对照相机不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亲切感;而第一次摸相机则是1943年,母亲许广平从比较富裕的朋友那里借到一只用620底片拍摄、有着二片“新月”镜头的相机给周海婴,从此他便开始与摄影结缘。1948年,他和母亲许广平从香港转到东北,地下党送了几百元钱让他们买防寒衣服。喜欢上摄影的周海婴提出想买一架相机,母亲听后,便只买了几件旧衣服,用省下的钱替他买了一架照相机,这架相机一直用到上世纪80年代。周海婴先生至今已有数万张拍过的底片,经过整整一年的整理,还原了这些相片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70年定格两万多瞬间

    70余年里“无意间”用镜匣定格的两万多个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50年代的北京,其中以上海难民,民主人士秘密前往东北解放区、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校园生活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与北京的市井生活系列照片最为珍贵。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可以穿越历史,触摸弥足珍贵的时代印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多数摄影家的作品都为观赏镜花水月的金属画框,罩上一层唯美主义的色彩。周海婴却不同,他的视觉方式和作品,把摄影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具有纪实摄影的品质。他对被摄者不是居高临下的猎奇,而是情感上的走近,来表达他们真实、形象的生存状态。

    “为什么我特别留意于难民、战患、市井风貌等?主要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当年他对底层人民的关受,特别是替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等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这种潜意识中的教育对我影响极为深广,可以说是父亲教我怎样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和关爱大众。”周海婴说。

    寻常邻里点滴往事

    我们能看到《熟食小贩》、《修鞋匠》、《南货担子》、《高跷队》、《街道读报》的社会百态,也能了解《母亲许广平在外滩》、《三叔周建人》、《母亲与长孙》、《妹妹与哥哥》的周家亲情,还有《华中轮抵达丹东》、《民主人士讨论新政协的召开》、《土改后的喜悦》、《淮海路发大水》、《二、六轰炸》等历史瞬间。在这些影像里,我们看到了许广平、郑振铎、茅盾、巴金、宋庆龄等老一辈人珍贵的影像,也有邻里间的寻常友谊。

    上海是鲁迅先生度过人生中最后岁月的地方,周海婴也是在这座城市出生、成长,在展览现场,很多老邻居老朋友都赶来道贺,现场成为很多老人相聚的机缘也成为老人们回忆的起点。夏伟琴老人原是周海婴在淮海坊时的邻居,她指着照片上那个穿大衣烫着头发的时髦少女告诉记者,那就是自己,拍照那年才16岁,在复兴公园,现在,整整60年过去了,相片的容颜已然改变,皱纹代替了光洁的额头,但她的笑容依然灿烂,不曾改变的是对生活的由衷热爱。

    著名摄影评论家刘铁生表示,《镜匣人间》具有社会的、人文的、历史的研究意义,这些珍贵的图像所体现的敏感与活力,以一种极强的冲击力令人惊讶。

  (编辑:刘群)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