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8日下午3点,《影像的质感·手工的语言——林然、金平摄影联展》将在北京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开幕。展览为期一个月。
随着摄影在当代艺术中所呈现出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影像语言发展的可能性也愈加丰富和多样。除了传统的暗房手工放大、激光输出,以及这几年兴起的艺术微喷,越来越多的介质、材料和方法也开始运用在影像作品中。
出现在此次展览上的两位影像艺术家——林然和金平,他们就是这种“影像语言实验”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林然,一个孤独的影像诗人,堪称中国最权威的研究古典摄影语言,并将这种语言转化为诗性语言的“大师”。本次展览,林然的作品均采用晒蓝工艺(蓝晒法),将其诗化的影像印现在丝绢上,蓝色的影调,沉静安详,有如梦幻。
金平,一个狂热的手工影像语言的探索者。几年来,金平广泛收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制造的纸张,并在这些原始介质上进行了极富想象力的影像实验。本次展览,金平把被誉为“最美丽的印相法”的铂钯印相法,运用在纯手工制作的傣族纸、苗族纸和东巴纸上。原始的纸张,原始的影像,原始的工艺,奇妙的结合在一起,质朴中显现出高贵和历史的意境。
从摄影术发明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这个年轻而古老的视觉艺术形式在语言上的终极探索。
林然是将自己的视觉经验转化为一种诗化的语言,即把语言的最终意义指向诗性;金平追求的是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原始的语言,从而把语言的最终意义又回溯到语言本身。
在数码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很多“新摄影人”几乎没有受到过传统的摄影教育,甚至不知道“暗房”为何物,更不用说去手工制作照片。摄影正在失去它根本的价值和传统,也许很快我们就将看不到“胶片”和“银盐相纸”了。
这时候,我们将更加的感受到林然、金平这种坚持和探索的弥足珍贵。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