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6月6日确定为“海派旗袍日”

2014-06-07 10:50:06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让上海最柔美的一抹笑容成为风景线

  如果说服装代表了一座城市的表情,“海派旗袍”则绝对是上海最柔美的一抹笑容。上海虽不是旗袍的发源地,但却是让旗袍流行全国、闻名世界的发祥地。昨日,上海正式将6月6日确定为“海派旗袍日”,而由上海市妇联牵头主办的海派旗袍日系列活动,也将作为市民文化节参与项目在上海国际新闻中心举行。

  参与筹划此次活动的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高春明向早报记者介绍,早在几年前,非遗中心就有确定海派旗袍日的打算,但都未成型。今年各项条件准备妥当,主办方也赶在6月14日“文化遗产日”之前正式将概念确立,“有了旗袍日,海派旗袍也有了一种活态的传承。” 今后每到旗袍日,上海都会举办相关纪念展示活动,把上海上千名旗袍爱好者、设计师、专家和制作企业集中起来,共同培育旗袍文化。

  高春明介绍,1920年代晚期至1930年代初期,旗袍基本成为中国女性的“国服”,而整个1930年代,也成为海派旗袍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当时上海的开放程度不亚于巴黎、纽约,而海派旗袍的设计和面料使用几乎和欧美、东洋同步。”

  到了1940年代,女性为行动方便不再穿及地和露背旗袍,而开始将旗袍下摆往上提。解放初期及至“文革”,旗袍又因政治、经济原因被打入冷宫,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一直要到改革开放之后,国内才渐又兴起旗袍热。不过,旗袍在现代社会的复苏,鲜见于普通女性的日常穿着,而是多见于礼仪、活动和影视作品中使用。反倒是在港澳台、海外华人聚集地,当地女性一直保留了旗袍的使用痕迹。

  2009年,“海派旗袍制作技艺”入选上海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从事旗袍制作的金泰钧、李霞芳成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两年之后,“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永良则被评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上海现有的179个市级非遗项目中,“海派旗袍制作技艺”因和市民生活贴近,仍存有强劲生命力,但要继续走下去,并非那么容易。“毕竟旗袍和现代人崇尚的简约、便捷生活理念不兼容,旗袍的洗涤、保存多有讲究,旗袍着装者对自身仪态、风采也很挑剔,再加上欧美着装文化的影响,旗袍的传承不可能不受冲击。”高春明说。

  (编辑:刘颖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