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微博中国:善与恶并列放大的围观
2011年的微博,无疑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最受瞩目的地方,而从微博的窗口,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2011中国的发展与悄然变化。当围观成为一种力量,围观的人和被围观的对象,都在被微博改变着。
2011年的微博,可以称得上热闹纷繁。每周、每天甚至是每个小时,微博上都有热点话题在被讨论,或关乎民生,或关乎社会正义,或是揭露丑恶的内幕,又或是关爱弱势群体。
2011年初,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一条寻找被拐儿童的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引起广泛关注。“微博打拐”的行动从此兴起,至今仍未停歇。
年中的郭美美事件又引起微博上新一轮的热烈讨论。一个通过实名认证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年轻女子在微博上的炫富照片,引起网民对红十字会的质疑,使红十字会很快陷入信任危机。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红十字会,在微博时代走上了反思和改革的道路。
而“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让这一年微博围观力量走向高潮的转折点。无数网民通过微博发挥了巨大的力量:追寻事件真相,追问问题所在,微博上传递着无数人的哀痛和关注。第一条求救微博在事故发生之后的10个小时内被微博网友转发10万余次,为事故伤员献血的动员微博在12小时内被转发17万余次……微博,成为了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发生幼儿园校车与运煤货车迎面相撞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且死伤者多为幼儿。关于校车安全的问题立刻在微博上发酵。随着事故原因调查的深入,舆论也从关注甘肃校车事故这一个案转向关注中国校车制度建设上来。最终,促成相关部门加紧制定校车安全条例。
理性的表达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微博上,短短的话语表述着网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在甘肃校车事件中,在空气质量检测标准的大讨论中,网民已经不再简单的通过微博发泄个人对社会的不满。许多人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发表意见,期望政府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公平正义方面,微博发挥的作用也引起了公众、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
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课程表上,“提高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等课程已经开设,微博的作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官员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的围观力量不断壮大不但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也在促进着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脚步。
在日本核泄漏引发的碘盐抢购风波中,粉丝在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的微博上迅速反映了这一问题,几分钟后,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和杭州市卫生局长陈卫强都在各自的微博上回应网民,普及碘盐对抗辐射无效等知识。这些官员第一次体会到了微博的力量。
2011年,这种转变无数次地体现在很多政务微博上。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发布了“卖菜微博”,帮助沪郊菜农卖卷心菜,让网民感动,认为“贴心”。从微博监督政府负面新闻,到政府主动利用微博取得群众信任,2011年走在转型之路上的,不仅有围观的人们,更有被围观的对象。
夏学銮说,微博的出现,确实对社会建设和政府执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微博为每个人提供了发言的平台,“个体传媒”的存在,对促进社会进步,促进政府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有许多积极影响。
微博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信息的随便发布,群体的话语暴力,不负责任的非理性表达,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恶的力量通过微博这个平台被放大,将渺小的个体笼罩在它的阴影下。如不加以引导,网民在行使正义的同时,或许也实施了新的丑恶。
夏学銮说,微博需要规范发展,网络文明的建设还任重道远。
2011年12月,中国北京、上海等5城市率先试行微博实名,希望能借此遏制虚假和有害信息通过微博传播,营造诚信健康的网络环境。
微博是把双刃剑,也是一面放大镜,善与恶都在这个平台上被放大和围观。走过2011年的中国微博事件,有许多的灰色,也有许多的感动,转型的是微博,折射的却是不断在发展与进步的中国社会和社会管理,无论围观还是被围观,中国人的生活都因微博而变得开阔而丰富起来。(朱青)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