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产公司遇上导演大咖,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2015年的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000863.SZ,简称三湘印象),一度自带新闻流量,也走上了“地产+文化”的双主业转型之路。
把带有张艺谋品牌的观印象系列收入进上市公司,彼时起,三湘拥有了国内极为知名的旅游演出创作和版权运营机构——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只是,张艺谋和三湘的交集难道仅仅只是观印象吗?6月15日,三湘印象在回应给深交所的问询函里给出了答案。
张艺谋涉房
这是一个容易被外界忽略的细节:在一家名为江苏一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名单上,上海三湘集团有限公司和张艺谋同时出现。
在三湘印象提供的公开资料里,张艺谋和上海三湘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江苏一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发生在2012年3月4日。按照这个时间点推算,三湘在2015年收购观印象之前,就已经和张艺谋有了交集。
更值得注意的是,江苏一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持有三河市湘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者正是河北燕郊高新区“三湘森林海尚城”的项目公司。
对于张艺谋之所以成为“三湘森林海尚城”的股东之一,三湘印象方面认为他是为了创新艺术,将建筑、文化、人居凝固为艺术,“(张艺谋)亲自为该项目设计了整体规划方案,并设想亲自在森林海尚导演一台‘印象’系列的演艺作品,实现艺术、建筑的完美融合。”
不过这个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17.93万平方米的项目,目前依旧尚未完全完工。
据时代周报记者从三湘方面的确认,只有YJ2011-014商服地块的4号楼、5号楼已主体结构封顶,YJ2011-014商服地块1至3号楼和YJ2011-015住宅地块正在全面施工,而YJ2011-016至019住宅地块还处于方案深化设计阶段和办理前期手续阶段。
“公司认为该项目目前不存在实质性障碍以及相关风险,开发速度缓慢主要是因为地块未完全达到七通一平,造成未能够按时按量交地。目前,政府仍在积极主动推进剩下地块的交付工作。”三湘印象方面认为。
文化牌
张艺谋心仪的“印象”系列是观印象的王牌产品系列之一。
印象系列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融合演艺和商业元素,也是国内高端演艺“第一品牌”和“票房之王”。其中的代表作分别有《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等。
除了“印象”系列之外,观印象还有“最忆”、“又见”和“归来”另外三大文旅演艺高端品牌。
这些项目大多分布在5A级风景区,是会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风土民情推出的演出。此外,在与景区合作协议中存在排他条款,观印象可以在这些景区内拥有超然的市场地位。
“演出创作+知识产权许可+股东权益分红”是观印象的盈利模式,主要收入来源于演出项目创作、维护收入、演出票务收入分成、股东权益分红等。
据了解,自以观印象成立以来,以张艺谋为首,由王潮歌和樊跃组成的核心创作团队一直保持稳定,未发生变动。这三位导演创作完成的现有演出项目均在正常公演。
尽管与三位导演的合同已经到期,但是三湘印象表示未来仍将继续寻求与他们的合作机会,继续邀请他们参与项目创作。
按照三湘印象方面的介绍,对于已签约未公演项目均在张艺谋导演聘任期限内签订,从项目筛选、项目洽谈、项目签约到项目编创制作的每一个阶段都充分征求听取张艺谋的意见,程序严谨且有章可循。例如《印象太极》、《印象滇池》、《归来遵义?长征之路》都是由张艺谋导演亲自把关审核确定并亲自负责,目前已完成核心创意设计工作,争取签约项目早日公演。
效应叠加
正因为掌握核心版权资源,三湘的文化业务也得以进行规模上的扩张。
反映在账面上,观印象在2015至2017年曾经带来过增长的净利润,分别为1.02亿、1.25亿和1.3亿元。不过,尽管此前保持过增长,仍与当年收购观印象时定下的业绩承诺有所差距,甚至在2018年一度跌至2761.17万元。
对此,三湘方面认为大环境上的变化是一方面,包括大型国家峰会期间需要停演,去杠杆的情况下市场资金收紧等等,此外还有投企业破产重整以及商誉减值损失等偶发性因素。
但值得一提的是,“地产+文化”为三湘印象带来了品牌效应。以《印象?刘三姐》为例,它带动了阳朔县乃至桂林市的地产,宾馆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和艺术教育等相关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当地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
文化的优势为公司获取土地带来了益处。《最忆韶山冲》便是佐证,这一文旅综合体项目,包含了800亩的建设用地。
不过,“地产+文化”之路,还未对业绩贡献产生绝对的影响。在2018年,两大业务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好在进入2019年,三湘印象业绩有明显好转。公告显示,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649.04%;实现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幅为579.16%。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