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航空的“回春”在很大程度上是廉航、包机公司等小型、低成本民航企业托举起来的,这增大了民航事故风险系数。
当地时间11月28日22时15分,一架支线民航客机坠毁于哥伦比亚距麦德林市约30公里、位于拉乌尼亚镇境内的切罗格尔多山区。客机上乘坐有72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乘客中绝大多数为巴甲新贵沙佩科恩塞队球员、教练员和俱乐部官员,少数为新闻记者、电视台工作人员和其他搭乘者。据当地警察局长阿塞维多(Jose Acevedo)最新发布的数据,全部乘员中有6人在坠机后被救出,其中一人送院后死亡,全机遇难人数已达76人,幸存者中包括球队球员3人,其他人员两人。
正如路透社等国际传媒所言,此次空难的发生和救援过程,显得异乎寻常的混乱。
尽管各方目前都不愿多谈塔台和空管责任问题,但何为“降落优先权”?既然赋予“降落优先权”,何以RJ-85仍然很快“脱锁”?这其中究竟有没有技术上、管理上或操作上的失误?言者云山雾罩,听者一头雾水;事发后半个多小时内,当地正规传媒被阻拦在事故现场之外,但大量“自媒体”却如入无人之境,并随即发回事后大多被证明“不靠谱”或“极不靠谱”的信息和图片。与此同时,官方口径也莫衷一是,靠近事发地的麦德林市长称“至少有3人幸存”,而更靠近坠机第一现场的拉塞亚市长却称“至少有25人遇难,10人获救”。而当媒体逼问出处时则都以类似“莫须有”的闪烁其词相回应。
坠机事故九死一生,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整个救援行动都未出动直升机等设备(当局表示“能见度不佳”),90人组成的救援队只能徒步穿越泥泞的密林山路赶往现场,而“救援工作一度被叫停”的说法也得到证实(理由同样是“气候恶劣”)。一些专业人士就此表示,在某种程度上倾盆大雨反倒帮了幸存者的忙:若非如此,飞机坠毁后多半会起火爆炸,以如此蹒跚的救援步伐,还能不能有幸存者都难以想象。
拉美地区的民航业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后依靠美英等国“剩余物资”,至20世纪末达到鼎盛。但上世纪末,金融风暴席卷拉美,国际航空运输联盟(IATA)2001年8月底曾表示,当时83%的拉美航空公司破产或濒临破产,拉美民航业可谓风雨飘摇。
但近年来尽管拉美经济走势起伏不定,该地区民航业却颇有“枯木逢春”之感。然而这种“回春”在很大程度上是廉航、包机公司等小型、低成本民航企业托举起来的。这些廉价航空公司为控制成本,普遍以二手或租赁客机为主力,这些飞机机况较差,而廉航人力、设备成本上的控制又导致对飞机的技术支持较常规大型航空公司有一定差距,这无疑增大了民航事故风险系数。
此次空难能否让沉浸在“起死回生”喜悦中的拉美民航业及其管理者猛醒?希望如此吧。但不应忘记,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拉美各国普遍都在“宽打窄用”地过节俭日子,而要想在航空安全领域提高安全系数,不论把重点放在硬件或软件方面,都是需要花很多钱的。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