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昨日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演讲。
应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获得2015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昨日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进行了《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主题演讲。
屠呦呦的生理医学奖是中国在科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首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在演讲现场,屠呦呦向观众回忆了40年前中国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中,努力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疾药物的历程。她也提到如今在大湄公河流域,青蒿素的抗药性已经产生,人类对抗疟疾依旧任重道远,“为保护ACT(编注:使用青蒿素为基础以治疗疟疾的联合疗法)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从中医古籍中挖掘青蒿
屠呦呦介绍,中医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她被指定负责并组建“523项目”科技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1959年到1962年间,屠呦呦参加了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的知识。
“化学家卢耶克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的‘序曲’为我进行中医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屠呦呦说她接受任务以后,搜集整理中医药典籍、造访名老中医并搜集他们用于治疗疟疾的方子和中药,同时调研了大量民间中药。
屠呦呦在收集包括植物、动物等两千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位方剂,正是这些信息的搜集和解释造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究的地方。“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联想到了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溶剂的提取方法。”
1972年8月到10月,中医药研究所团队开展了青蒿乙醚中型提取物的临床研究,治疗全部显效。同年11月,成功分离得到有效抗体药物的结晶,就是后来命名为“青蒿素”的结晶。1972年12月开始,团队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制谱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学分子是低碳22,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是不含氮的苯化合物,进一步分析了分子式等有效数据,与上海科学研究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研究的工作,最终经过X光的颜色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1977年,这个结构在中国的《科学通报》上发表。
对抗疟疾形势依旧严峻
青蒿素真正走进全球视野是在疟原虫对传统抗疟药物奎宁产生抗药性之后,青蒿素被证明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重新让疟疾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令屠呦呦忧心的是,疟原虫对青蒿素也逐渐产生了抗药性。
尽管在对抗疟疾上人类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疟疾对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依然遭受着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患病率高于千分之一。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是1.98亿。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是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运用青蒿素的复方药物治疗,但是得不到ACT治疗的疟疾患儿依然有5600万-6900万之多。
让屠呦呦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更为忧心的是,在大湄公河地区,如: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
屠呦呦介绍,疟原虫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出台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是保护ACT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经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前兆和威胁也将在考察中。参与这项计划的100多位科学家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和消除抗药性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
在演讲最后,屠呦呦再次重申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她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挖掘而出,她通过青蒿素的研究历程,深觉得中西医各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中医药从神农、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和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