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3日,费城交响乐团“访华40周年”纪念演出在东艺举行。
作为1949年后第一支访华的世界名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从6月1日至3日在上海度过了忙碌的3天——除了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最高票价1980元的“高端洋气上档次”音乐会外,乐团成员还走进市民中间。
瓦格纳《唐豪瑟》引关注
音乐会第一首“序曲”通常被视为乐团和观众之间的预热,有时也成为迟到观众的“缓冲时间”。而6月2日晚在东艺上演的费交音乐会截然不同,许多乐迷就是冲着第一首《唐豪瑟》序曲而来。
乐团指挥家鲁尼克斯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瓦格纳专家”,他指挥技术过硬,下半场的重头戏德奥浪漫派勃拉姆斯同样是他的强项。不过,今年时逢瓦格纳诞辰200周年,一切贴着瓦格纳标签的演出都会引发追捧,人们更多关注鲁尼克斯在瓦格纳《唐豪瑟》上的表现。
鲁尼克斯现任柏林德意志歌剧院音乐总监,每年指挥的瓦格纳作品超过40场,他在聆听过瓦格纳作品后,坚定地走上了指挥家道路。与尚未和乐团达到最佳默契的费交新任总监雅尼克相比,同样作为“临时组合”的鲁尼克斯却毫不担心默契问题。
演出前,鲁尼克斯告诉早报记者,很多美国交响乐团在20世纪的上半叶都是由来自欧洲的指挥指导的,“回顾费交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曲目单时,会发现他们的演出充满了类似的德国作品。换言之,这样的音乐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所以费交的特质很适合演出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作品。”
6月2日当晚,《唐豪瑟》序曲15分钟叙述出全部故事梗概。在鲁尼克斯激扬的指挥中,一切好似疾风暴雨般来不及收拾的挣扎,那些被拆分开的灵与肉、上帝和大自然在神圣的爱之吻中结为一体,观众在头皮一阵发麻后爆发出掌声。
令人遗憾的欠缺
不过,鲁尼克斯与乐团间的配合仍有令人遗憾的欠缺。
序曲起始处长号和弦乐的衔接在“看指挥”和“凭经验”之间有一瞬间的落差,尾声乐队竞奏时也呈现出稍微的混沌。下半场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也显得中规中矩,倒是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充分发挥了乐团均衡饱满的音色特点和各声部层次分明的交响功力。返场加演的《罗恩格林》第三幕间奏曲将观众热情燃烧到高潮。而美国交响乐版《二泉映月》如同“老外说中文”,虽“拗口”却是友好与温情的佐证。
牵手市民热心公益
恰逢市民文化节在城市各个角落展开,在过去3天中,费交成员也加入到市民文化节中。
6月1日下午,费交、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前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为来自全市的自闭症儿童举行了一场名为“敞开心灵”的音乐演奏暨辅导互动课。6月2日下午,费交6位乐手在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举行“大师课堂”公开讲座,内容涵盖圆号、大号、长号、小号、小提琴、打击乐6门培训课程。
“大师们把西方古典音乐中乐句的发展动力和导向性、和声和织体上的层次等逻辑问题,都讲解得清晰透彻,极易理解又方便操作。”上海城交中提琴首席翁顺砚说。
再演40年前被撤《命运》
昨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90分钟的“中美友好之声”音乐会上,费交20余名专业演奏家与上海城交40名多名乐手联袂登台。由曹鹏担任指挥、国内首家非职业交响乐团的上海城交,能与专业乐团合作,业余乐手兴奋不已。“我脑袋里各种神经递质,神马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之类的,浓度达到了人生中的最高峰。传说中吸了鸦片也就差不多是这效果吧。”身为生物技术博士的翁顺砚用 “专业术语”描绘着自己的感受。
整场音乐会曲目亦给人“穿越”感。40年前,费交首次访华,原定演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却被江青临时换成《田园》;40年后,费交和上海城交完成了40年前没有奏响的乐圣“扼住命运咽喉”的最强音。
而音乐会上《二泉映月》亦是当年费交指挥尤金·奥曼迪十分喜爱的乐曲,他曾多次向时任中央交响乐团指挥的李德伦提出希望得到这首乐曲的总谱。出于政治原因,李德伦多次回避了奥曼迪的请求。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