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袁元:压力下的焦虑和分裂

2014-01-09 10:42:51来源:艺讯网    作者:

   

  作者:叶圆凤

  采访者:叶圆凤

  受访者:袁元

  2013年11月24日-12月7日,《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十人展》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举办,展出了于凡、石煜、白晓刚、孙逊、刘商英、陆亮、李荣林、武将、袁元、康剑飞十位艺术家的近年来的新作,呈现了70一代“学院”青年教师们最新的思考与艺术表达。在展览的开幕仪式上,CAFA艺讯网的记者在展览现场对参展的艺术家逐一进行了采访。

  记者:作品名称《她her》似乎没有明确的主角?

  袁元:第三人称的“她”是有一种客观的态度,因为我是主体,画画的对象就是第三人称的客体。

  记者:创作构思来源于哪里?

  袁元:这里面涉及了两个层面:一是表达内容。现在大家的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每个人面对社会都会有所反应,绘画就是我的反应。除了创作,我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以及一些行政工作也很繁琐,在压力之下会有焦虑,艺术家、教师等身份,就会产生分裂的感觉。所以我的作品想要表达这样的涵义。二是绘画技术层面。我原来一直在写实的道路上直线前进,当我能控制写实语言体系时,反而感觉无聊了,想找到一些不可控制的东西,因此这些画就是一种尝试,看看自己能否通过某种程序,让画面变得不那么可观,又能呈现出新的审美价值。因为绘画毕竟是视觉的东西,不能承载太多的故事和哲学的概念。

  记者:画面是用小笔触点缀完成的?

  袁元:这种绘画方式,我运用得比较顺手,也没有对原来的绘画方式发生太大的改变,当我加入了某种程序,像在做游戏。也让我体会到原本绘画较劲之外,偶发和不受控制的东西,有惊喜也有失败,使这个作画的过程变得比较有意思。

  记者:刚才您提到平时教学很忙,那么艺术创作在你生活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袁元:教学和创作各占一半比例,里面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处理行政杂事。到了一定岁数感觉有点忙于应对。绘画的构思需要一段时间的思考、酝酿,以及一些准备工作,总的来说比较累。

  记者:据了解,您是这次展览的发起人,在繁忙的工作和创作之外,为什么还抽时间召集大家做展览?

  袁元:因为我们平时走的比较近,经常一起交流,所以希望通过展示得到社会的反馈。其实我个人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来组织,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达成的展览。

  记者:举办展览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工作,如寻找场地和展览所需费用,你们如何协调?

  袁元:展览场地需要联系,费用是我们自己平摊。有时候要看美术馆的意愿,他们会考虑我们整理的面貌。

  记者:您曾经说过“学院”就是“画得好”?

  袁元:“技术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不能仅仅理解成技术层面。正如像谭院长所说,“学院”最终还是要归到一种先进上来,应该是最有活力,在不断颠覆中继承传统,因为艺术还是要从创新中来。

  (实习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