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专访梅拉•卢贝尔

2013-12-05 08:54:23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谢慕

   

  采访者:谢慕

  受访者:梅拉•卢贝尔

  2013年12月4日晚上8点,《中华廿八人•卢贝尔家族收藏展》在迈阿密当代艺术美术馆开幕,《中华廿八人》是卢贝尔家族于2001至2012年间五次来中国考察的成果:在此期间,他们拜访了位于北京,成都,广州,杭州,香港,西安和上海的一百间艺术工作室,并收藏了28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和视频装置。这是其中许多艺术家在北美的首次亮相。该展览占据卢贝尔当代艺术基金会40,000平方英尺博物馆中的所有28个展馆。为此,记者在迈阿密当代艺术美术馆现场采访了梅拉·卢贝尔女士。

  记者:可以请您介绍一下举办这个展览的初衷吗?是什么促使你们举办这样一场展览的呢?

  梅拉·卢贝尔:我们希望举办这个展览,是因为我们在中国认识了很多非常有才华的艺术家。

  记者:那么,你们是怎样发现这些中国艺术家的呢?

  梅拉·卢贝尔:我们通过很多很多方式,比如看杂志、逛画廊,去美术馆参观等等,我们夫妇以及我们的孩子一直都对一些相关杂志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我们去跟画廊谈,主要还是沟通。

  记者:我刚刚仔细看了展览图册,发现你们拜访过很多艺术家工作室,为什么这样做呢?

  梅拉·卢贝尔:我们一直都在这样做,我与丈夫结婚50年,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热忱,就像有人喜欢旅行,而我最喜欢去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去逛画廊,参观美术馆。这是一种我们觉得很美好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有很多乐趣,因为每一个工作室都是一个小世界,每个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中国,我们在中国去艺术家工作室,可以更好的理解艺术家,尤其是年轻艺术家。

  记者:这也是我们想知道的,为什么你们会选择这些年轻的中国艺术家?

  梅拉·卢贝尔: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年轻艺术家。首先,对我们来说,经过这些年,我们总结出一个经验:对于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我们更加能够承担的起,要么我们只能买一件作品,要么我们可以买28位艺术家的作品。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对年轻艺术家非常感兴趣,凯斯· 哈宁(Keith Haring),辛迪·舍曼等等如今好多成名艺术家年轻时的作品,我们都有收藏。甚至还有安迪·沃霍尔的,所以我们的收藏风格一直都是看中年轻艺术家。你可能有很多很多钱,但这与艺术家本身没什么关系,你可以去拍卖会,去画廊或者美术馆,但是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冒险,就是要尝试预测,试着发现真正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就像有人形容我们像是在“淘金”,但我觉得我们是在“淘才华”。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刺激并充满乐趣的。

  记者:那么,你们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是怎样的呢?

  梅拉·卢贝尔: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要谈的是我们自己的哲学。如果你想收藏当代艺术,你有一个标准,那么你就永远都不会停止收购新作,因为如果你一直在收藏旧作,标准却在不断改变,艺术也在不停的改变,当代艺术一直在变化,生活在改变,艺术也在不停的改变。如果你在昨天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标准,但你不知道明天的标准会变成怎样的,你不能根据今天的标准去创造明天的作品,因为谁知道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呢,比如说,谁知道今天会出现影像艺术呢,谁知道今天会有9000张纸做出来的雕塑呢,过去可都是钢制雕塑,如今可是用纸张,谁料到了呢?好吧,那如果我们一定要有个标准,那大型雕塑就应该都是黄铜做的,或者大型雕塑就应该是木头或者大理石材质的。但是你看,当代艺术里的雕塑就是用纸做出来了。朱金石的这个作品就是个例子,当然,他在我们这个展览的参展艺术家里算年长的,但你看他的这件作品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就像是魔法一样,用纸做出来的景致,无论是从造型、材料还是从颜色以及神秘感上,都太令人感到惊讶了。这是一艘船,如今,这艘船驶到了美国。

  记者:正如我们所知的,你们收藏了这么多当代艺术品,那么您觉得中国的当代艺术与美国的当代艺术有什么不同呢?

  梅拉·卢贝尔:这是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是在5年前或者10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告诉你,这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多的大的不同点。首先,我们能够看到,中国艺术家不仅仅是在为符合西方藏家口味而作画,因为中国本土就有很多厉害的藏家。所以现在的中国艺术家更加的个性化,欣赏中国艺术家作品的观众也在改变着。但我觉得,这两者之间也有很多相似点,比如说,徜徉在我们这个展览里,如果我不告诉你这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你可能只会觉得,哇,这个艺术家好有意思,这个作品里有大自然,有风景,有一种不同于都市的感觉:但你不会说,哦,这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现在展出的很多作品,你都不会知道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我觉得,艺术越来越成为一种通用的语言,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我觉得我们在分享一种和谐,我们看的东西是一样的,我们讲的事情是一样的,所以,本质上讲,我们是一样的人类。

  记者:我赞同您的观念,在中国,人们也看英语书,也欣赏外国电影。

  梅拉·卢贝尔:是的,如今是个互联网时代,而且我觉得中国人的国际化意识很强,他们喜欢旅游,他们希望看到世界的样子,他们不想仅仅是自言自语,比如今天我们展出的这些艺术家,他们想要了解这里,希望与这里有交流,而不仅仅是孤芳自赏,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融入世界。

  记者:或许,你希望这个展览对中国,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产生怎样的影响?

  梅拉·卢贝尔:那么,你觉得呢?(笑)你觉得这个展览对中国艺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记者:(笑)影响当然是非常深远的,因为其实很多中国艺术作品都是被中国藏家收藏,而很多年轻艺术家其实是希望能够有国外藏家,甚至是非常有名的藏家能够喜欢并收藏他们的作品。

  梅拉·卢贝尔:是的,这种想法是很自然的。

  记者:所以,你所收藏的这些艺术家作品可能与曾梵志、方力钧、岳敏君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的作品其实是有更多机会来到美国,展示给这里的藏家看。因此,从这个角度考量,您办的这个展览对这些艺术家们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梅拉·卢贝尔:如果你要问某个艺术家:你是否为了成名而画画?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是出于喜爱才画画的。肯定不会艺术家说,我画画就是为了出名!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不能说是一种影响,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发现世界各地有意思的艺术家似乎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种意义。我们的收藏其实非常全球化,我们通常都对世界各地风格迥异、令人惊喜、极具动态感的艺术家作品感兴趣,这里可能有波兰人,有俄罗斯人,当然也有中国艺术家,我的意思是,可能是世界范围内的。这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让人感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因为可能我们会遇见我们已经熟识的人,或者在这里我们遇到从未见过的人,从未感受过的文化,这充分满足我们的好奇感,让人觉得充满了惊喜。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蓝正辉,这位艺术家可能有所不同,因为他是一位中国水墨艺术家,而水墨艺术与当代艺术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系统,那么,能说说,您为什么会选择他吗?

  梅拉·卢贝尔:在西方,书法给我们的感觉是很正统的、很学院范儿的一种艺术形式,很多人在学习,并以此为职业。恩,你去过他的工作室吗?他的工作室真的令人感到惊讶,当你走进工作室的时候,这件书法作品就像一座会动的大山一样,他的笔触,他的情绪都凝聚在作品当中。事实上,他经常谈到,书法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总之,当你走进他的工作室的时候,那真的是令人难忘的。他的工作室很大,在北京。而北京的一月份真的非常非常寒冷,而我们当我没走进他工作室,看到他的那些“黑色的大山”的时候,那种感觉太震撼了。我可能无法明确的表达出我心里的感受,但我真的非常喜欢。这就好像是出嫁前的那种感受——为什么呢?为什么是这个人呢?为什么一定要嫁这个人呢?我也很想知道,但这可能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

  (实习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