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19世纪绘画精品明展中华世纪坛

2008-03-07 10:19:35来源:美术同盟    作者:

   

 
    工作人员开箱检验约瑟夫·摩尔的画作《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方非摄)


    《塞纳河畔,韦特伊附近》克洛德·莫奈(法)

    昨天上午10时,英国著名画家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1868年创作的《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点交亮相,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和墨西哥西蒙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完成了所有布展准备,100幅精美画作只等明天上午亮相京城。首次来华的这批画作涵盖了19世纪欧洲各大流派的精髓,也是世界艺术馆首次举办私人藏品展览。

    90%画家第一次走入中国

    走进位于中华世纪坛的世界艺术馆一层,幽暗的展厅内,淡蓝色的墙面上用射灯营造出视觉亮点,每个亮点的中心都是一幅精美的画作。人体油画如同雕塑般健美,湖光山色如诗如梦,人物肖像比照片更有层次……各种画派作品争奇斗艳。

    记者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工作人员就开始熟练地开箱点交。和以往一样,电钻打开木箱螺钉,揭开数层填充泡沫和遮盖薄膜,一张古朴的油画展现在记者的“长枪短炮”下,引来无数的闪光。这是一幅61厘米高、88厘米宽的油画,四位古希腊男子在三位女士的注视下,各自演奏着不同类型的小提琴,显得格外有趣。画面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

    世界艺术馆馆长王立梅介绍,19世纪的欧洲画坛和同时代的科学领域一样,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各有其领军人物,派系林立,学院派、现代派、印象派、拉斐尔前派等众多派别的优秀作品和画家纷纷登场,“好比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界。在这种文化冲突融合的时代,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很多作品都有时代的特征,点交的《四重奏》就是其中之一。”

    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西方画坛的风格也逐渐改变。从19世纪后期开始,印象主义开始出现,揭开了现代艺术的序幕,逐渐取代古典主义的领导地位。因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建群形容这次展览是“一场古典艺术最后的盛宴”。

    此次展览总共有100幅作品,分别出自近40位画家之手,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雷诺阿、莫奈、佐恩,但绝大部分画家的作品是第一次走进中国,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毕沙罗、透纳、提索特、布格罗、莱顿等。据介绍,90%的画家和其作品都是首次来华。“这里浓缩了19世纪欧洲画坛的精髓。”王立梅说。

    从2400幅作品中精挑细选

    这些珍贵的画作历时百年以上,很多都在绘画领域中耳闻已久。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能够零距离观赏这些大师作品对于任何一位观众来说都将是一次美丽而珍贵的回忆。

    据介绍,这些画作其实都是属于墨西哥西蒙基金会,“其实都是创始人西蒙先生的私人珍藏。”说起这次画展的准备工作,王立梅连连感叹,“太顺利了,太顺利了。”

    去年1月份,王立梅意外地接到一封电子邮件,信是墨西哥西蒙基金会发的,信内简单介绍了一下基金会的情况,希望能到中国举办一次展览。同时附有一份展品目录。王立梅打开一看,简直惊呆了,2400多幅画作,几乎涵盖了欧洲所有知名画家。她赶紧跟对方联系,热烈表示希望承办此次展览。随后,西蒙基金会派遣了专员飞赴北京进行实地考察。对方邀请王立梅和专家一起前往墨西哥挑选展品。

    去年3月,王立梅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一同飞赴墨西哥,受到了西蒙先生的热情接待。“简直挑花了眼。”王立梅告诉记者,西蒙先生把大部分画作都布置在4座别墅中,每到一座别墅都不得不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挑选,其中正好赶上美国总统布什访问墨西哥,布什夫人也到西蒙先生的别墅参观收藏品。

    本来只挑选了80件作品,结果对方慷慨地增加了28幅。但考虑到场地实在有限,最后凑了个整数,100幅。

    今年2月底,这些精品画作漂洋过海来到北京,经过紧锣密鼓地设计和布置,终于全部到位。


    《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荷)

[NextPage]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

    在摄影记者的眼里,镜头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在讲述一个故事,而在画家的笔下,每一幅画面也有其不为人知的故事。来自墨西哥西蒙基金会的修复专家丹尼斯·皮内达·墨利赛特负责修复这些画作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在他的眼里,很多作品既有动人的画面,也有精彩的故事。

    荷兰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1888年创作的《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被誉为“画家阿尔玛·塔德玛的杰作”,画面被画家描绘得十分绚丽:花瓣、大理石、绸缎、薄纱、青铜器,花朵等等。清明亮丽的环境中,走动着绝色佳丽。而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严酷的现实,但是,作者没有直接描述现实的丑恶,而是通过布景与色彩把它表现了出来。这幅画是以罗马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埃拉加巴卢斯为依据创作的,描绘的是一场宫廷宴会,皇帝让人往出席晚餐的客人身上洒玫瑰花瓣。粉红色的花瓣洒得如此之多,把一些食客埋在底下喘不过气来,最终窒息而死。皇帝安坐在宝座上,旁边坐着皇帝的母亲和宠臣,观察着受苦的食客,似乎从中得到快乐的享受。整幅画把人体和玫瑰花瓣融为一体,喻示着美丽的极致就是死亡。这幅画西蒙先生特别喜欢,一直悬挂在餐厅内,但最终还是被王立梅他们给“摘”了回来。

    而法国画家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则用画面再现了另一位历史人物的结局,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亚克兴角战役之后,被屋大维打败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感到末日临近,决定自杀。为此,她下令让几个奴隶体尝不同的毒药,为自己选择痛苦最小的一种。卡巴内尔的画笔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克娄巴特拉的人格魅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流失,她仔细观察着每个奴隶死亡时的表情,身边还伴有一只豹子和一个摇扇的侍女。作为拿破仑三世宫廷御用画家,卡巴内尔在《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这幅画中,成功地展示了他的美学理念。这个人类历史上可能最为妖冶的女人,即使在审视自身死亡的时候,也向世人表明,她是无比尊贵的,她不能忍受人间的些许苦痛。

    据介绍,展览期间,将配有专门讲解人员进行画作讲解,同时,每逢周末,艺术馆还将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全面介绍19世纪的欧洲画坛。

    观众可近距离观赏画作

    从前年开始,世界艺术馆相继举行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和“旁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等相关艺术品展。王立梅介绍,相比之下此次展览显得更加珍贵,“因为都是私人的藏品。平时根本不可能看到。”

    本次展览从本月7日到6月8日,采用裸展方式,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画作。由于人的呼吸效果产生湿度增加,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批画作,人数过多时馆内将限定人数。北京展览完毕后,还将赴上海、长沙、广州进行巡展。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