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理由:
艾未未的《童话》以一种魔术般的方式把1001位普通中国人位移到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以一种难以归类的手法造成的通话现象,聚焦了全球艺术界对中国的关注,并扩展了人们旧有思维的空间。
●终审委员:陈丹青、徐冰、顾铮、李磊、叶永青
●提名委员:
陈丹青 艺术家 徐冰 艺术家 尹吉 南中央美院人文学院院长 费大为 策展人、批评家
顾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批评家 李磊 上海美术馆馆长
叶永青 艺术家
刘钢 中国嘉德艺术总监
王璜生 广东美术馆馆长
俞可《当代艺术家》主编
吴鸿 雅昌艺术网主编
○当我们面对西方,从来是被动语态:期待被邀请、被考虑、被选中。未未说:去!于是去。重要的不是他带了一千人,也不是“童话”,而是此行意态的当然与坦然。什么是真的文化交流?这才是文化交流;什么是内心的自由?这就是内心的自由。——陈丹青
○2007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是热闹却又单调的一年。艾未未不乏借助金钱和巨大新闻和事件的效应,但其目的和价值是把我们引向可能性和想象力,梦想和现实。——叶永青
○艾未未的《童话》以超出艺术的能力向世界和国人展示了一个艺术的童话。——王璜生
○把“黄祸”送出去,让西方人心慌,莫此为甚。——顾铮
艾未未 感言
听上去像人贩子的事儿,首先感谢南方周末,感谢1001个勇敢的中国人走出去又勇敢的走回来。很明显,中国现在处在一个文化非常低迷、创造力极差的年代,这个是不可否否认的,我希望每个人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我自己也很惭愧在这里。感谢南方周末的坚持,荣誉属于南方周末。
艺术界的创造力不提也罢,整个国家在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都没有创造力;就是娱乐也一样,比不过好莱坞的娱乐。就像是肌无力,或者整个身体处在超疲乏状态。
国家最关注的奥运会,都没有真正跟文化有关的内容。火炬的设计、“福娃”的设计、“龙吐珠”的点火(据说只是猜测)、“和”字形的火炬传递路线……都逃不出套路。只要谈到自己,就是谈历史,而真正的历史谁也没细究,不清楚。
打开报纸,春运、雪灾、春晚,各种事务的处理没有任何新意和灵感,包括南方周末的年度致敬晚会——从一个布景一个灯光里,看得到一点创造么?电视打开还能看么?开大会的背景还是那几面旗子……因为这个系统无法沟通,不知他错在哪里,或者根本不关心;权力的最后那句话是由系统里最差的人来说,没有人站出来付出代价,都是在混的状态。
根源上,是个人的觉悟和意志,长期受到压制,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得到清晰的呈现、保证,人们对社会权利和义务失去了兴趣和热情,放弃了责任。民众在最基本的事情上放弃了立场与是非,这是个美学的问题。
我们在文化、美学上会叫人瞧不起,我们在情感上这么差,我们的趣味太低。就算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的生活品质是重要的:空气是否干净,公车上的人们是否有笑容。公民社会实际就是要把生活品质提高一些。
权力在文化和创造上始终把住了不撒手,说到底是维护某种稳定,可是稳定之后,到底这个权力是为了什么?天天往地里撒药,能长出什么来?
刘小东《多米诺》《天葬台》
○刘小东被国内外的评论家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画家”,他的作品频繁受邀进入世界各大美术馆作展,并不断刷新华人画家作品的拍卖纪录。刘小东说:“我用画关注并体现现实和人性。”他描绘他所接触到的人,籍此体现人的共性。其作品《多米诺》更是突破了常规的油画创作形式,赢得了圈内的认可。——刘钢
○刘小东《天葬台》触摸着死亡的气息,以体验生命的有与无的价值和意义。——王璜生
“八五新潮”展
○“八五新潮”展以长时间充足的准备和高投入的方式将中国的当代艺术展览的学术研究及展示推进到一个新的制高点。——王璜生
王鲁炎《被锯的锯》
○2007年王鲁炎“被锯的锯”个展6月2日在阿拉里奥画廊开幕,成为该年度艺术界重要事件:
a.后殖民价值观念和市场操作一度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转型期。人们热切期待新的形式。王鲁炎个展令人耳目一新。
b.展览构想不在主流经验之内亦非主流价值观念,是极具个案特征的一个展览。回顾展和现场装置配合的方式呈现艺术家多年以来的独立创作和实践。
c.艺术家个人多年的的精神思考的持续性令人震撼。其中一件大型装置“被锯的锯”从构想到实施时间跨度十七年。
d.2007年度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一个展览。巨型装置对空间的控制精确有力。例如两个三角尺高四米宽十二米。当观众转到侧面的时候三角尺又成为一个直线,形成一个隐形的观念上的“标准”。——徐冰
○特立独行的对时代和潮流进行逆向的思考。——叶永青
邱黯雄 水墨动画新《山水经》
○他的一系列多媒体的艺术实验,显示了其才华和潜力,作为新一代探索者,他对中西文化的哲思和追索值得赞许。——叶永青
○高超的水墨动画,给出有关人类行为的丰富的想象——顾铮
(编辑: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