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公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是使外国人感到非常惊讶,就是中国人自己,包括我本人时时都在惊讶中。在这样大的环境下,中国的美术教育,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讲课的欧、美、日等外籍教授,包括很多美术学院的院长,总人数达到300人。就是说几乎每天都有讲座,每天都有很多的外籍教授在我们这里工作。这样大规模的国际交流,是我们以前所非常难以想见的。
比如现在中央美术学院几乎承担了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方面的大部分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就有外籍的教授和专家们参与我们的工作,和我们一块在日日夜夜地加班。
不过客观地看,我们在和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艺术家的交流当中,仍然还存在一种不平衡。什么不平衡?就是中国人、中国学生对于西方的了解比较多,而西方的教授和西方的学生对于中国的了解比较少。
我想让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说出10个欧洲和美国艺术家的名字一点不困难,但是,如果我想让法国的学生或者美国的学生说出两个中国艺术家的名字恐怕都很困难。所以,这是一种互相了解上的差异。这个差异是自然的,二十多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期,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年轻人大量地去西方,去留学,去参观,去游学,抱着极大的热情去了解西方。在90年代,中国的学界以极大的热情把西方的主流思想界大量译介到中国,所以,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当中,对于西方的介绍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我们各个专业,在讲自己专业的历史或者是讲专业知识的时候,几乎每堂课都会提到西方的、欧洲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以及他们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中国人从80年代以来,一直非常努力地借鉴西方的经验教训,这在中国年轻人当中可以说已是一种非常自觉的行为。
而西方的学生恐怕就很难做到这样的程度,当然,这个情况也在改变之中。据说在欧洲和美国,现在学习中文的年轻人正在大量增加,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而正像刚才讲到的,每年有那么多的外国教授到中央美术学院讲课的事,其中就包含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教授希望通过到中央美术学院工作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艺术。现在我们的合作,已经超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互相之间比较表面的,比较浮浅的了解阶段,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阶段,比如我们就在不久前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合作创立了一个国际化的日用陶瓷设计专业。
现在,中国各级政府都在提倡文化创意产业,而这个概念最早是在英国提出来的。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因为我们望京地区恰恰是被北京市政府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我们的798地区,我们的草场地地区有大量的艺术家在活动。但是,我们也有一个困惑,这样的一些地区被看做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在我看来有一个问题,他们没有创造税收。我不知道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国家的税收方面究竟有多大的支持,在经济增长方面究竟占有多大的份额,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
(编辑: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