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展示善良,还是伤害穷人自尊?”有人赞成他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有人却指责他对弱势群体造成了感情伤害。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记者采访了此次艺术展览的策展人王林以及该装置作者金锋。
把老太和孤儿公开展出
11月8日,在北京宋庄开幕的“底层人文———当代艺术的21个案例”展览中出现的一件装置作品的图片在网上公布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这件由上海艺术家金锋做的装置作品《为老太王小六存档》非常惹眼:作品全部采用博物馆式的玻璃箱展出,展品来自江苏丹阳一位自身穷困却一生收养了上百孤儿并把他们陆续培养成人的74岁老太太王小六的家,包括他们用的床、柜子、锅碗瓢盆……然而作品中真正引起争议的却是真人的出现———老太太王小六和她抚养的三个孤儿也站在了柜子里面进行展出!
网上迅速站出了许多反对者,指责的语句有:“这是展示善良,还是穷人自尊?”“这不是在揭穷人的伤疤吗?”“把人装在玻璃柜子里展出太不人道了”……但也有人表示,金锋这样做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做的,艺术家就是应该关注并用艺术表现真实生活。
策展人:他们只站了一会儿
“当初我一听到这个计划就觉得很有意义,”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在接受采访时说,最开始邀请金锋参展是因为他的其它雕塑,但一听到金锋正筹划《为老太王小六存档》后,他立即改变主意请他就把王小六这个做出来。王林说,他的理解是这种把真实日常生活对象置于艺术中的做法,把平凡人的生活艺术化、博物馆化、文物化、珍贵化、崇高化,是很好的艺术处理方式。
“但是实际上我也没想到金锋会让他们进入玻璃柜。”王林说,当时只以为把王小六一家4口请来,对作品的真实性是一个很有力度的证明。但在现场,没想到金锋就安排他们4人进入了玻璃柜里:“但那只是短暂的时间。”王林说,在开幕式中,王小六一家只在柜中站了一会儿,而后就出了玻璃柜,随后金锋就用事先做好的与王小六4人同样大小的4件雕塑作品替换了真人在柜中的位置:“外面很多人以为真人就一直在柜里,这是误会。”
不过,他表示他也不赞成金锋让真人进柜里的做法,并认为招致争议也是正常的:“现在看来,让真人在一旁解说一下就可以了。”
装置作者:当事人很赞成
“我没能力解决问题,但可以用创意的方式呈现它。”昨晚,金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早在2005年就在构思关于“存档”的作品,想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中用老百姓能懂的方式创作。金锋说,最初考虑在全国选择50到60个人来做一件大作品,但后来考虑资金开销太大而放弃了,最终在去年底与王小六接触后,决定就做这一家人。他透露,即便只是做这一家都花销了20万元,开销包括买下王小六所有的生活用品、给王小六安排新家、作品的制作和运输———整件作品重量达7吨多,不得不雇辆长车,才运到了北京。
金锋称,请他们来就为了证明真实性,因为如果没有王小六一家的出现,作品就会因真实性缺失而意义损失很多,为此他包了辆小车将王小六和3个孤儿接到现场。对于让王小六一家站进玻璃柜,他表示只是一个短暂的时间,目的也是展示真实,第二天王小六一家就游玩北京去了,然后就返回了江苏丹阳,后来展出的都是替代真人的雕塑。
面对网上的争议,他表示他只是做作品,并不想理睬那些动不动就从道德审判角度评价艺术的人。金锋转述了王老太对此举的态度:“我虽然不懂什么是艺术,但我相信艺术家这样做是有意义的,我同意这样做。”
(实习编辑: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