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益瑶,艺术大师傅抱石之女,此番首次来沪办画展,作品今天在长宁区图书馆展出。百余件水墨作品,让人领略到这位女画家对中国水墨的钟情。
傅益瑶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禀承父亲的遗愿到日本留学,最初的十年,是在煎熬中度过的。”当时日本大学不仅没有教水墨画的,对水墨画甚至有点蔑视。“据父亲研究,纯粹的中国绘画艺术,特别是水墨山水画,在十二三世纪传到日本,获得了日本人民的爱好和尊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水墨渐渐淡出日本画坛,后来几乎没有人画水墨了。”
傅益瑶坚持水墨艺术的探索和创作,常常应邀在电视里教水墨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唤起日本人对这门艺术久违了的感情。“我始终觉得水墨是最有魅力的东方绘画艺术,每一笔都有灵魂的挣扎,都有东方的精神。”
转机出现在她到日本寺院重续水墨障壁画之后。
障壁画就是我国的壁画。不同的是,日本的壁画先画在纸上,再装裱到墙上或拉门上,而中国的壁画是直接画在墙上的。傅益瑶观览了日本各地寺庙,障壁画都是中国水墨。在那些障壁画中,她深深感受到中国水墨文化是如何浸润日本历史的,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历程中又是何等辉煌。“可是这些障壁画在二战后却凋零了,许多庙宇四壁空空。即使是江户和明治时代的障壁画,也显得很破旧,剥落得很厉害。我当时就觉得一定要把这个阵地拿下来,这是水墨画最能发挥威力的阵地。它本身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它保持了中国的传统。”傅益瑶说道。
1987年的一个傍晚,有位邻居问她:“能否为家庙画张画?”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这幅名为《户隐大昌寺山景》的创作,为她在日本打开了一条通往障壁画的绘画之路。此后,长野县的常乐寺、宝胜寺、圆满寺、延历寺;《仲夏晴晚》《暮雪松风》《妙义来凤图》……一个个寺院画下去。傅益瑶画大画的名气渐起,中国水墨画也开始重新走进日本人的心田。
这次,傅益瑶带来了轰动海内外的《佛教东渐图》《比睿又山延历寺图》《五彩十二祭》等代表作,让上海市民一睹女画家的绘画风采。
(编辑: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