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的“垃圾”披上当代艺术的外衣,打着观念艺术的旗号,在它们跟风逐利、呼风唤雨和招摇欺骗时,其实质已玷污了中国的当代艺术精神。当代艺术不是叛逆的代名词,某些“丑态图象”根本不具备当代艺术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它们误读了当代艺术。现当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在西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下,自然自发形成的。而中国某些所谓的“当代油画”却是在抄袭模仿西方艺术的表面形式,娇柔做作,并不是因自身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的艺术创造,它们是一群无知的伪艺术。
社会的普遍浮躁是孳生当代艺术某些丑恶现象的温床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把自身的文化丑化到如此地步,而中国某些“当代油画家”们做到了。或许这样,才能被国际炒家们认为在世界范围中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意义”。有人说某些当代“丑态图象”,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历史的反思、现实的批判和生存经验的表述等,并以独特方式来打破常规、颠覆固有结构,是社会转型变革时期的记录。
我认为“常规”和“固有”的表现形式可以打破,但其中已知的非独特表现形式决不可能成为创新后的“新”的表现形式。而某些当代“丑态图象”表现手法的所谓创新恰恰是学西方已过时或淘汰的东西,甚至是落后的和蹩脚的。除了“举世无双”、“非同一般的意义”的“丑态图象”被人利用外,留下的绘画语言和画面组织那一件具有创新价值?“记录”可能是一种创作方式,但是一味在复制“记录”,那就和艺术创作无关了,也不可能成为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
我不反对艺术的多元化和多层次,也不反对意见相异的学术观点并存。各种绘画的表现方式――写实的、抽象的、表现的,以及行为的、波普的等等各类艺术形式,都是艺术家自由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段。今天艺术家的创造是自由的也是开放的,然而艺术家的作品一旦进入社会,就不能不掂量它可能会对社会信仰带来的影响。社会责任感或文化责任感,虽然都不是一个艺术家刻意追求的目标,但作品中带有的人文情感、良知和品格,都就应该是一个优秀艺术家良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社会的浮躁心态,影响了艺术家对艺术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断探索。创作的作品在一味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却忽略了作品对精神内涵、艺术格调的追求。某些当代“丑态图象”的市场泛滥,在国际上已经被当成了反面教材。别以为在国外办展是了不得的事,它们不可能在世界上获得美术史的学术地位。在一些国际知名的拍卖会上,每当中国当代的“丑态图象”出现时,许多外国真正的收藏家就会非常厌恶地立即离席,留在场上的几乎全是我们华人圈的投机者。“某某参加国外重要展览”、“某某在国外拍卖行创造了拍卖记录”、“某某的作品具有什么什么意义”……这些都是人为制造的假话,假话说多了,似乎也变成了“真理”。长此以往,我们拿什么样的艺术来显示自己的国家文化形象?难道就是这些对历史和文化不负责任的“丑态图象”?或者是政治漫画?讽刺漫画和丑化自己同胞的漫画?不要等到它们把我们自身的文化搞得稀烂时,才想起艺术的觉醒!我们现在应该是反思美术圈这些现象产生和滋长的原因的时候了,这样才能不辜负艺术所担当的历史和文化的职责。
当今美术教育和美术管理缺乏有担当的作为
有位在中国美术教育领域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权威美术学者,几年前就曾说:中国50年来的美术教育是失败的。今天我们回味这句话的涵义,再看看某些当代美术作品,我认为这就是美术教育失败的结果。现在一些红极一时的“当代油画家”,在上世纪80年代从美校毕业时,便遇上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他们有机会看得到更多的外国现当代美术作品,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的思潮,这本是件好事。但是他们在学校受的是思想封闭、认识教条的美术教育,使他们无法从艺术审美观以及语言创新、表现创新上,深层面地去理解和认识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形成土壤和发展环境,他们看到的只能是表面皮毛,对艺术认知的世界观是低级的、形式的和表面的。我们可以回头看看这些“身价千百万”的“油画家”们当年的“新潮”作品,无论是创作思想还是绘画技巧,水平之差已至极点,简直是“厚颜无耻”、“惨不忍睹”,事实证明他们的艺术基础教育是薄弱的。如同某些不法商家,自身的设计、技术都不过关,却模仿克隆外国的产品,贴上知名的国际品牌商标,然而生产出的必是假冒伪劣商品。他们充其量是个绘画者,无法也没有能力去建构一种全新的中国现代艺术形态。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扩展,他们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问题的严重性,在惘然一段时期后,才在有意无意间脱离了这种“模仿”的文化形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所谓“政治泼普”和“泼皮现实”主义等所谓“当代艺术”的产生,它们的实质是无聊的社会丑化、文化丑化和自我丑化。
再看今日的学院美术教育,这些“丑态图象”的非理性繁荣,已影响到了尚在学校学习中的学生和青年画家们的艺术价值取向,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开始仿效他们的学长,作品越画越恐怖,越画越丑陋,怎样恶心就怎样画。恶心、恐怖、惨忍、血腥充实在作品中。难道这就是美术教育建立的新“标准”吗?或新的“价值取向”?某些“当代艺术”鼓吹者达到的目的吗?这就是中国当今美术教育的悲哀!
让我们再看看我国的美术管理体制,以及它的管理者――美术家协会。美协虽然无权干涉画家的创作自由和独立的学术思想,但它有责任引导真正的艺术创新,为艺术的健康发展担当职责,并真切实在地为广大美术家服务。然而,我们的一些美协组织正忙于建立“某某创作中心”或搞“某某创作工程”,看起来的表面繁荣,实际上是为组织者个人或小团体谋取利益。如经常有一些美协领导打着各种名目的旗号,组织活动或各地展览,其实质却是“走穴”贩卖自己的“作品”。领导带头,下面仿效,这种现象在各级美协都时有发生。艺术创作如果不是出于艺术家自身情感,而是为“任务”,或是为“目的”,是无益于艺术发展的,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许多问题。现在的某些“画家”又把进入“美协”当成了终极目的,因为美术作品的价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随着作者的会员级别来制定了,美协主席、副主席、理事、会员等价格依次高低,全国级、省级、市级“等级”分明,所以有多少“画家”和“不会画的画家”利用各种手段、想尽办法挤进这道门槛,改变身份从而改变作品售价。这样“美协”变成了“衙门”,也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官僚、腐败作风开始孳生了,这样风气的助长,谁会去关心中国艺术的发展?
在美协体制内除了油画界,国画界的现当代美术创作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某“卓有成就”的人物画家,经常卖弄古人的知识充作自己的“文化”,在二、三十年前就把任伯年的线条当作自己的作品去“注册商标”,几十年来的作品千篇一律,从一个人物到八个人物来回组合,一直在自己复制自己、自己临摹自己,根本没有当下的人文思想和社会情感,完全是一部丧失时代感的印刷机器。又如某高级别的权威画家,至今画着放大了黄宾虹线条的画。我认为黄宾虹对美术创作理论的贡献远大于其创作行为本身,特别是其后期作品,虽然对中国山水画水墨语境的表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一百张画也就是一张画。可是当代还有画家不知羞耻地固定黄宾虹的表现模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前人、重复自己。还有画家黑山头红太阳来回组合、用吹风工具制作复制的,还有画家把人物画面处理朦朦胧胧也自己复制自己十几年的等等。我认为我们学到的知识只能是创造的工具,它不能代替自身的文化修养,更不是一种思想境界!而有多少画家却是在玩技术与功夫的组合?甚至在玩画以外的新闻话题?他们都成了“表演家”了,丧失了一个绘画大家所必备的具有深度的思想和修养。这样能创造出具有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吗?资讯的全球化,已使得当代艺术作品要经的起全世界人的检验。优秀的作品不仅中国人看得懂,除了中国人全球其他人也能看得懂,这才是美协引导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方向。美协及其领导下的作者群艺术成就长期不作为,使“丑态图象”乘机成为当代美术的“畸形”现象。这好比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益菌的不作为,必导致病菌的侵入,破坏肌体平衡,最终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产生疾病。美协的体制和某些行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真正当代艺术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幕后黑手是扰乱艺术市场、破坏艺术环境、毒害艺术家基本良知的“罪魁祸首”
在这里,我想到了始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式文化对欧洲的渗透,这种“渗透”被欧洲国家称之为“文化侵略”,现在这种风气已蔓延至我国艺术领域。“丑态图象”的泛滥伴随着投机的艺术资本市场,使得我国本土的某些“画家”,已经沦落为外国某些用心不良者雇佣的“枪手”和“机器”,并且成为了为他们造钱的“工具”。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不仅为外国投机者获取了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丢掉了中国文化的品行、格调和灵魂。
东南亚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印尼等地的收藏家,他们受西方文化教育已经经历了几代人。他们虽然会讲流利的英语,但不可能真正搞懂西方的文化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并对中国绘画缺乏深度理解。在国际艺术品热炒的背景下,从先前的纽约、伦敦,到香港,以致到现在的国内拍卖假象,疯狂炒做的“势头”已按耐不住一些海外华人的欲望,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大量抛售真正的中国艺术品,去购买某些当代油画的“垃圾”。西方投机者的最终目的就是叫中国人为这些“垃圾”买单。不是危言耸听,某些当代“丑态图象”,已经成为不知何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海外投机者和某些画廊联手炒盘,已把部分“炸弹”高价抛给了国内外一些投机者手中。某些“丑态图象”批量、复制生产,恶意抛售的行为,正迎合了市场的低级商业行为,应该值得收藏界的谨慎。艺术家的创造可以情感涌现而非理智,但收藏家选择收藏的艺术品决不可以不理智。非理性的投机心态和赌博心态,已造成了艺术品及其市场繁荣的“假象”。真正的艺术品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存的精神产品。如果艺术失去了担当、丧失了文化的意义,其经济价值也将荡然无存。
艺术的担当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人类历史上阶段性的苦难和灾难曾接连不断,但我至今未曾在美术史书上发现有“丑态图象”的美术作品。即使有表现社会暴力阴暗面或人性丑陋面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激发人类不断进取、不断创造美好,具有思想审美高度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前人创作的“丑态图象”有吗?我不知道也不敢说没有,但我敢说被历史留下来的必定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不可否认今天的美术创作是越来越难了,因为前人把艺术的表现形式、技巧以及思维方式,似乎已经发挥至极限,在平面绘画上或许已难有再突破!所以,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近几十年的发展,行为、装置、多媒体等等已拓展成为了美术式样的新疆域,艺术家的情感表述已完全可以不受画面的约束和控制,方法已经多种多样。但是新样式的出现,并不能说明绘画表现的消亡。既然坚持了画面创作,就应该遵守绘画创作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则,思想可自由、意识可超前、学术可独立,唯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恒久不变。
现当代美术作品具有社会批判的精神,但它不尽是批判的工具。批判的目的也是承载着艺术对历史和社会的文化担当。但是某些当代“丑态图象”概念化、脸谱化的“傻大呆”表现符号和过去全国画家画一张画的“红光亮”表现符号又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何资格去担当艺术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责任?艺术作品又如果丧失了高雅的情趣,凭什么理由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收藏?作为一名艺术品收藏者,我认为艺术的创造和发展自有她的“大道理”。艺术作品担当起的原创思想、开拓精神、审美格调,才是收藏家因此痴迷而不可抑制的收藏动力。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总是与其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态连在一起,我们呼唤当代艺术的精神振兴,担负起当代社会变革和历史延续的文化职责,不能一再被“丑态图象”误读下去,它们根本代表不了当代艺术。“恶性”的艺术生态不仅会导致审美情趣的丧失,而且必将使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精神的崩溃和市场的崩盘!
要“金钱”还是要“艺术”?我认为真正的收藏家是懂得怎样去把握这个问题的。一件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必然带着其经济价值。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艺术品投资理念,而不是伴着高风险的投机行为。由于优秀的艺术品承载着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所以一个有责任感的收藏家也不应是纯粹的投资者,更不是投机者。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在精神理想上正是寄托着许多由于艺术而带来的无限美好。艺术家才情不断的喷涌与创新,产生了对社会进步作用的原动力。只因为此,艺术只能献身,而不能亵渎!